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的相对数量关系,该时期的细胞

A. 着丝点分裂 B. 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

C. 细胞膜向内凹陷 D. 形成纺锤体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过程的掌握情况。解答本题的切入点是:图示中呈现的“染色体与核DNA相对数量”的关系,据此结合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及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对各图进行分析判断。

题图显示,细胞中的染色体与核DNA相对数量之比为12,据此可推知: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着丝点分裂对应于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对应于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向内凹陷对应于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纺锤体对应于有丝分裂前期。故ABC错误,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某植物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构放大图。在适宜的条件下,为该植物提供l4C02,—段时间测得叶肉细胞内三碳糖和蔗糖中含14C的百分比,如图丙所示。请回答:

(1)图乙所示的结构来自图甲中的__________(填写序号),图乙光合色素中有许多种黄色、橙色和红色的色素,合称为__________,提取光合色素时需加入适量CaC03,以防止__________降解。若需绘制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需测定__________

(2)l4C02转变为有机物的途径为__________循环。检测结果表明离体叶肉细胞可直接利用葡萄糖合成淀粉,叶肉细胞合成淀粉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实验开始1200秒后,含14C蔗糖百分比明显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未经标记的细菌。若亲代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在细菌体内复制了4次,并全部组装形成子代噬菌体。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分别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以标记噬菌体

B. 含有32P、35S的子代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1/8和0

C. T2噬菌体遗传信息传递的方向是RNA→蛋白质

D. 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激素大多是蛋白质

B. 用赤霉素处理可以使水稻疯长,比正常植株高50%以上,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C. 去掉顶芽能抑制侧芽部位生长素的合成,进而解除顶端优势

D. 植物体各个部位均能合成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受灾的水稻呈斑块性的稀疏分布属于群落水平结构特征

B. 稳定型年龄结构预示着种群数量一定将保持稳定

C.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常用标志重捕法

D. 人为地一次性捕捉并杀死部分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并未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含32P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浸泡蚕豆幼苗(体细胞中含6对同源染色体),完成若干个细胞周期后,转移到不含放射性标记物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转移后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包含3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 219.3h染色质螺旋化变成染色体

C. 38.640.6h细胞内染色体数变化为6→12→6

D. 40.6h后一个子细胞中带放射性的染色体数为0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显著的特征是

A.纺锤体的形成 B.着丝点的分裂

C.染色体的复制 D.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叶绿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 光合作用没有ATP水解

C. 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 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在一般情况下,人卵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

A. 23+X B. 22+Y C. 22+X D. 23+Y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