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甲图表示某自然环境中一昼夜植物C02吸收和释放的变化曲线、S2、S3分别表示曲线和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图乙表示密闭容器中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甲、乙两图中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点分别有_____。
(2)图甲d时刻现象出现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同样的原因导致的光合速率下降在图乙的________(填图中字母)有所体现。
(3)图甲中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为 _______。(用S1、S2、S3表示)
(4)若植物长期处于图乙所示状况,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答案】c、e和D、H 光照过强,温度过高,使叶片气孔关闭,导致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光合速作用率下降 FG S1-(S2+S3) 能 一昼夜,密闭容器中CO2浓度减小,说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有机物量增加,植物正常生长
【解析】
据图分析,图甲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代表的是净光合速率,c、e两点净光合速率为0,即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两点之间净光合速率大于0,即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两点之外净光合速率小于0,即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图乙中AC段只进行呼吸作用,D点是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CD段植物的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H点呼吸作用等于光合作用,H点以后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图中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有c、e,乙图中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有D、H。
(2)图甲中d点二氧化碳吸收减少是由于植物温度过高、光照过强,导致植物气孔关闭;图乙中FG段也是因为温度过高、光照过强导致气孔关闭引起的。
(3)图甲中横坐标以上代表净光合速率大于0而积累的有机物量,横坐标以下代表净光合速率小于0而消耗的有机物量,因此中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为S1-(S2+S3)。
(4)根据乙图曲线的起点和终点分析可知,一昼夜,密闭容器中CO2浓度减小,说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有机物量增加,植物正常生长。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种真核细胞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①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该酶通过________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2)翻译时需要tRNA________氨基酸,在核糖体中有个____tRNA结合位点,核糖体沿mRNA移动直至读取到____,肽链合成才告终止。若图中前体蛋白的一条肽链由30个氨基酸组成,则控制它合成的基因片段至少有_________个碱基。
(3)由图推知:编码线粒体中蛋白质的基因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
(4)图中所示生理过程的完成需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今年非洲猪瘟导致大量生猪死亡,通过克隆猪来给生猪养殖户提供猪仔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早期胚胎细胞异常凋亡是目前克隆猪成功概率较低的主要原因,Bcl-2基因是细胞调亡抑制基因,用PCR技术可以检测该基因转录水平,进而了解该基因与不同胚胎时期细胞凋亡的关系。克隆猪的培育及该基因转录水平检测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应选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进行核移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为了保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使用的良种猪体细胞一般都选择__________代以内的细胞。
(2)图中X过程使用的酶是_______________,用PCR扩增Bcl-2基因。该技术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一序列设计合成引物,PCR扩增过程中使用的酶是_______________。
(3)在PCR过程中可检测出cDNA中Bcl-2cDNA的分子数,进而计算总mRNA中Bcl-2的分子数,从而反映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胚胎移植中,应选择有_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作为受体母猪,并对受体母猪进行______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在低氧感应方面做出贡献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细胞持续表达低氧诱导因子(HIF-1a)。在氧气供应正常时,HIF-la合成后很快被降解;在氧气供应不足时,HIF-1a不被降解,细胞内积累的HIF-1a可促进EPO的合成,使红细胞增多以适应低氧环境,相关机理如下图所示。此外,该研究可为癌症等诸多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1)如果氧气供应不足,HIF-1a进入细胞核,与其他因子(ARNT)一起与EPO基因上游的调控序列结合,增强该基因的__________,使EPO合成和分泌增加。EPO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使其__________,生成大量红细胞,从而提高氧气的运输能力。
(2)正常条件下,氧气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进入细胞,细胞内的HIF-1a在脯氨酰羟化酶的作用下被羟基化,最终被降解。如果将细胞中的脯氨酰羟化酶基因敲除,EPO基因的表达水平会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
(3)一些实体肿瘤(如肝癌)中的毛细血管生成滞后,限制了肿瘤的快速发展。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毛细血管的生成。假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合成与EPO合成的调节途径类似,且途径有两个:途径①相当于图中HIF-la的降解过程,途径②相当于HIF-1a对EPO合成的调控过程。为了限制肿瘤快速生长,可以通过调节途径①和途径②来实现,进行调节的思路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草原上散养某种家畜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增长最快
B.乙点前该种群的增长方式是J型增长
C.甲乙丙三点时的年龄结构都为增长型,丁点时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捕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甲乙丙丁四点中丁点最合适开始捕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胞外液。下面罗列的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①c周围的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 只有①②③ B. 只有②③④
C. 只有①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自花传粉椬物的叶形受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受等位基因D、d和E、e控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1)基因A与基因D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让纯合的宽叶植株与纯合的窄叶植株杂交,F1的表现型为_________,要进一步确定F1的基因型,可让其自交,若后代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比例为3:1,则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3)让aaBbDdee的植株自交,从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能/不能)判断基因B、b和D、d是否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要进一步确定这两对基因的传递规律,请利用下述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加以判断:(现有材料:父本: aaBbDdee,母本:aabbddee、aaBbDdEE、AABbDdee)
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Leigh氏综合症是一种攻击神经系统的严重神经障碍症,其致病基因位于线粒体DNA中。一位母亲约有1/4的线粒体携带有这种致病基因,她的前两个孩子因为患有Leigh氏综合症而夭亡。她的第三个孩子因为接受另一名女性捐赠的健康基因而成为全球首个拥有“三个父母”的男婴。请根据男婴孕育过程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母亲的前两个孩子患病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健康男婴孕育过程中依次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2)图示过程中代表该母亲卵母细胞的是___(填“A”或“B”)。取卵之前,该母亲需要注射____________激素。
(3)将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至桑椹胚或_____,再进行胚胎移植。进行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时,培养液中除了含有各种无机盐、维生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外,还需添加激素和_______。早期胚胎需经过______(水平)检测合格后才能植入母亲的子宫继续发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一大麦品种芒性状表现有长芒、中芒和无芒三种(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为研究该性状的遗传(不考虑交叉互换),科研小组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获得了如下表实验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杂交组合 | F1表现型及数量 | F2表现型及数量 | |||||
实验一 | 品种甲x品种乙 | 全为长芒(丙) | 长芒 | 中芒 | 无芒 | ||
415 | 278 | 46 | |||||
实验二 | 品种丙x品种乙 | 长芒 | 中芒 | 无芒 | |||
43 | 87 | 42 | |||||
(1)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芒性状至少由____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上述实验数据能为之提供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
(2)依照实验二可知品种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假如实验二中的F1表现型及比例为:长芒:中芒:无芒=2:1:1,则品种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另外一对等位基因会影响芒基因的表达,若实验一中多次杂交产生的F1中偶然出现了一株无芒植株,该无芒植株自交产生的F2中长芒:中芒:无芒=9∶6∶49,推测F1中出现无芒植株最可能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若推测成立,F2无芒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比例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