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学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细胞内化学元素种类和含量大体相同
B、C、H、O、N是组成生物体内酶所必需的元素
C、蛋白质中的S元素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
D、核酸中的N存在于碱基中,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
考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专题:
分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C原子上,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多肽链,多肽链中是N存在于肽键和游离的氨基中;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含氮碱基和1分子五碳糖组成,N元素存在于碱基中.
解答: 解:A、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细胞内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较大,A错误;
B、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二者的基本组成元素都含有C、H、O、N,B正确;
C、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可能含有的S元素存在于R基中,C正确;
D、核酸中N元素存在于碱基中,蛋白质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蛋白质和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和化学组成,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组成细胞的元素在种类和含量方面的比较,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健那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B、实验过程中要将制好的口腔上皮细胞涂片放在8%的盐酸中,其目的是使细胞离散开来
C、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是:制作涂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
D、用低倍镜观察时要选择染色较深的区域移到视野中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951年,卡尔文因发现光合作用合成己糖(葡萄糖)反应中CO2的固定途径获得诺贝尔奖.卡尔文将14CO2注入小球藻悬浮液,给予实验装置不同时间(0<t1<t2<t3<t4<t5)的光照,分析14CO2去向,结果见表,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
光照时间0t1t2t3t4t5
分离出的放射性化合物①②①②③①②③④⑤①②③④⑤⑥
注:表中①~⑥依次代表:3-磷酸甘油酸(C3H7O7P);1,3-二磷酸甘油酸(C3H8O10P2);3-磷酸甘油醛(C3H7O7P);己糖;C5化合物;淀粉.
A、不同时间的产物为本实验的自变量
B、t1时,①中的3个碳原子都具有放射性
C、14C的转移途径为:14CO2→①→②→③→④⑤→⑥
D、只做光照时间为t5的实验,也能确定出放射性化合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中常见的几种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连接酶都来自原核生物
B、限制酶使特定的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
C、Taq酶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到和DNA模板互补的引物链上
D、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获得原生质体,便于植物杂交育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科学家用枪乌贼的神经细胞研究钠离子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实验如下:
实验方法 现象
向枪乌贼的神经细胞内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元素24Na 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出现24Na
步骤同①,并加入某种药物 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未出现24Na
步骤同②,并加入ATP 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出现24Na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神经细胞排出24Na需要消耗ATP
B、“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呼吸
C、24Na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由实验②③可知,神经细胞运输24Na需载体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随食团进入胃内的唾液淀粉酶不再消化淀粉的主要原因是(  )
A、酸碱度改变使酶失活
B、唾液淀粉酶只能催化一次
C、温度改变使酶失活
D、胃中已没有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有关如图所示的四种不同生物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细胞的细胞壁都可用纤维素酶完全水解
B、乙为低等植物细胞,细胞中的核糖体和叶绿体均含RNA
C、丙既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
D、丁的细胞中无线粒体却能进行有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关于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小球藻类培养液中的水20%为H218O,则光合作用释放的O2中约20%的氧原子为18O
B、经胰蛋白质酶处理的S型肺炎双球菌提取物,不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
C、用带不同颜色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小鼠和人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可证明膜的流动性
D、摩尔根在实验室培养的雄果蝇中首次发现了白眼性状,该性状来自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λ噬菌体有极强的侵染能力,能在细菌中快速进行DNA复制,产生子代噬菌体,最终导致细菌破裂(称为溶菌状态);或者整合到细菌基因组中潜伏起来,不产生子代噬菌体(称为溶原状态).在转基因技术中常用λ噬菌体构建基因克隆载体,使其在受体细菌中大量扩增外源DNA,以备研究使用.相关操作如图所示,请回答:

(1)组装噬菌体时,可被噬菌体蛋白质包装的DNA长度约为36~51kb,则λgtl0载体可插入的外源DNA的最大长度为
 
kb,为获得较大的插入能力,在改造载体时可删除λ噬菌体DNA组成中的
 
 序列以缩短其长度.
(2)λ噬菌体DNA上通常没有适合的标记基因,因此人工改造时需加装适合的标记基因,如图λgtl0载体中的imm434基因,该基因编码一种阻止λ噬菌体进入溶菌状态的阻遏物.在构建基因克隆载体时,需用到的酶是
 
,外源DNA的插入位置应位于imm434基因
 
 (之中/之外),使经侵染培养后的受体菌处于
 
状态,表明已成功导入目的基因.
(3)包装用的蛋白质与DNA相比,特有的化学元素是
 
,若对其进行标记并做侵染实验,则实验结论是
 

(4)合成噬菌体所需的小分子原料主要是
 
.分离纯化噬菌体重组DNA时,将经培养10小时左右的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培养液超速离心,从
 
(上清液、沉淀物)获得噬菌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