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机体主要通过F、G散热 | |
B. | A、B两种感受器主要存在于下丘脑 | |
C. | 冷热感觉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 | |
D. | 体温的相对稳定受神经一体液共同调节 |
分析 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等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解答 解:A、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体内散热机制为F和G,即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汗腺分泌汗液增多,A正确;
B、A、B两种感受器主要存在于皮肤,B错误;
C、感觉中枢是大脑皮层,C正确;
D、图中B→C→E途径表示神经-体液调节过程,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体温维持相对稳定的机制,识记体温调节的过程以及调节方法,再结合题图进行准确分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观察 | |
B. | 把视野调亮,图象才可能清晰 | |
C. | 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 |
D. | 高倍镜缩小了所能观察到的标本范围,但放大了倍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①过程的场所为叶绿体内膜 | |
B. | 图中②过程的具体场所为叶绿体基质,该场所内C3还原速率受温度制约 | |
C. | 图中③过程在有氧和无氧状态下均能发生,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化成热能 | |
D. | 图中④过程在有氧和无氧状态下均能发生,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移到高能磷酸键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色素带I是胡萝卜素,它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 | |
B. | 如图利用样方法调查得该植物种群密度为10株/m2 | |
C. | 如图细胞置于清水中,不一定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 |
D. | 如图中①②④处细胞都不分裂,③处细胞都处于分裂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染色体数目变异 | B. | 基因突变 | C. | 染色体结构变异 | D. | 基因重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为30 | |
B. | M点对应的月份为消灭害虫的最佳时期 | |
C. | 为葡糖糖分解为丙酮酸的场所 | |
D. | 图示现象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D时期细胞中有二个染色体组 | B. | 在F时期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 ||
C. | 在I时期DNA与染色体之比为2:1 | D. | 在L时期基因组成为YYRR或yyrr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孟德尔揭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实质 | |
B. | 男性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7%,某色觉正常的夫妇生育患该病子女的概率是$\frac{7}{214}$ | |
C. |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出现四种基因型,且比例一定为1:1:1:1 | |
D. | 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与性别有关,而性别一定由性染色体决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