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的关于人类遗传病遗传性斑秃(早秃)开展了调查,他们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人类遗传性斑秃(早秃),患者绝大多数为男性,一般从35岁开始以头顶为中心脱发。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属从性遗传。从性遗传和伴性遗传的表现型都与性别有密切关系,但是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遗方式,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X或Y染色体上,而从性遗传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从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该小组针对遗传性斑秃(早秃)开展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别 | 家庭数 | 类型 | 子女情况 | ||||
父亲 | 母亲 | 男性正常 | 女性正常 | 男性早秃 | 女性早秃 | ||
1 | 5 | 早秃 | 正常 | 1 | 2 | 2 | 1 |
2 | 2 | 正常 | 早秃 | 0 | 1 | 2 | 0 |
3 | 15 | 正常 | 正常 | 8 | 9 | 3 | 0 |
4 | 1 | 早秃 | 早秃 | 0 | 1 | 1 | 0 |
请回答:(相关基因用B、b表示)
①第 组家庭的调查数据说明早秃不符合一般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
②请简要说出早秃患者多数为男性的原因女性杂合(Bb)表现 ,男性杂合(Bb)表现 。
③第4组家庭女儿和儿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 。
II.果蝇的A表现型和B表现型是由基因D和d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它们可能是常染色体的从性遗传(雄果蝇的A表现型为显性,雌雄个体只是杂合体的表现型不同)和伴Y染色体遗传。为了确定其遗传方式,某同学用A表现型的雄果蝇(不含等位基因)和B表现型的雌果蝇(不含等位基因)杂交,结果发现雄性后代都是A表现型,雌性后代都是B表现型。
请利用该同学的材料,设计实验完成本实验的目的。(杂交实验的雌果蝇都是处女蝇)
实验步骤:
①用 交配得F2。② F2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F2雄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 ,雌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 , 则为常染色体的从性遗传;
②若F2雄果蝇的表现型 ,雌果蝇的表现型 , 则为伴Y染色体遗传;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江西景德镇一中高二15、16班上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纯合的野鼠色小鼠与棕色小鼠杂交,F1代全部表现为野鼠色。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鼠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若M、N为控制相关代谢途径的显性基因,据此推测最合理的代谢途径是下图中的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西省高三11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甲是一个完全透光的密闭小室,内有利用完全培养液培育的大豆幼苗和一个装有饱和NaHCO3溶液的烧杯。将该小室置于自然环境中,图乙是晴朗夏季的一昼夜小室内氧气增加或减少速率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甲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a点之前,大豆幼苗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从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内,小室内氧气含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导致cd段小室内氧气增加速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限制ef段大豆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4)当_____________(写出含有S1、S2、S3的表达式)时,反映该小室一昼夜大豆幼苗的有机物总量是增加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西省高三11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们的饮食以及居住环境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致癌因子,有专家预测20年后癌症发病率将达到70%。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红细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会形成癌细胞
B.致癌因子会诱导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
C.病毒癌基因插入人的基因组中可能使人患癌症
D.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且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西省高三11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a、b、c三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水和葡萄糖跨膜运输的方式与a物质相同
B. b物质的跨膜运输速率不受O2浓度的影响
C. 物质丁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关
D. c物质跨膜运输消耗的ATP来自细胞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实验班上学期周考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
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
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c.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1叶
d.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2叶
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
f.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g.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
A.afg B.beg C.bcf D.ae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西安中学高二平行班上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回答:
(1)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作用表示_________。
(2)图示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除了a、b、c、d还有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HIV侵入人体主要侵染T细胞,艾滋病人由于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受损或缺失,因此各种并发症及肿瘤的发病率大大增加。
(4)已知机体首次接种某种疫苗时,发生免疫的流程是:
抗原→a→ →c → →④物质。(填字母及对应的细胞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西安中学高二平行班上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有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五种激素。a、b、c、d、e分别代表其中的一种。图中除d、e两种激素为拮抗作用之外,其余直接相邻的激素之间在某些生理作用方面均为协同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c、e分别代表的激素为生长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
B.a、b两激素在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协同作用,a侧重促进生长,b侧重促进发育
C.d激素最主要的作用部位是肝脏
D.切除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是激素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德州夏津双语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