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图1中钾离子浓度甲处膜内比乙处膜外高 | |
B. | 在静息状态时,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0mV | |
C. | 图2中若在③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也能测到电位变化 | |
D. | 图2中若在①处给予一个刺激則一定发生电位变化 |
分析 静息电位是指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差,此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产生动作电位时,兴奋处的膜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兴奋传导的方向与神经纤维膜内的局部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解答 解:A、K+的分布,不管在静息时还是兴奋时,都是内高外低,所以甲(膜内)处肯定比乙(膜外)处高,A正确;
B、因为在静息时,膜外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都是0,(膜内任两点之间也是0),B正确;
C、图2中若在③处给予适宜刺激,右电极处呈负值,②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所以左电极处仍呈正值,所以也能测到电位变化,C正确;
D、如果刺激低于刺激阈值则不发生电位变化,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非等位基因都能发生自由组合 | |
B. | 基因和染色体全都分布在细胞核中 | |
C. |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只能在生殖细胞中表达 | |
D. | x和Y两条性染色体上所含的基因数目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利用人工合成性外激素制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 |
B. | 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植物开花 | |
C. | 利用“黑光灯”集中捕杀害虫 | |
D. | 利用生长素类似物作除草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分裂间期核糖体上合成了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 | |
B. | 线粒体为细胞分裂提供了所需的全部能量 | |
C. | 动物细胞分裂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 |
D. | 植物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形成细胞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属于( )
A.初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先是初生演替后为次生演替 D.先是次生演替后为初生演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 |
B. | 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 |
C. | 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 | |
D. | 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种群是自然选择的对象,群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
B. | 池塘浅水和深水区的生物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 |
C. | 群落演替过程中,若物种M被物种N取代,则物种M将灭绝 | |
D. | 无论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最终都能演替到森林阶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