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人类遗传病是由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具有该遗传病的某家族系谱图如图所示,若8号和10号婚配,不考虑基因突变,则后代患该病的概率为
A.1/8B.1/4C.3/4D.1/2
【答案】A
【解析】
分析系谱图:该遗传病是由X、Y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又由于5号与6号均为正常个体,而他们的后代11号个体为患者,所以该遗传病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该遗传病是由X、Y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又由于5号与6号均为正常个体,而他们的后代11号个体为患者,所以该遗传病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假设用A、a表示这对等位基因,由此可以推出5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AXa,6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AYa,由5号个体和6号个体的基因型可以推出10号个体的基因型为1/2XAXA或1/2XAXa,由于3号个体为患者(XaXa),可以推出8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aYA;若8号(XaYA)和10号(1/2XAXA或1/2XAXa)婚配,则后代患该病的概率为1/2×1/4=1/8。
故选A。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表示基因型AaBb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丙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图丁表示该动物某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B细胞含有______个染色体组,E细胞含有_____条染色单体。
(3)乙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阶段______(填字母),表示减数分裂的阶段_______(填字母)。
(4)图丙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形成的Ⅴ是____________,图丁表示某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图丁对应于图丙中的____________(填写①、②、③),则细胞Ⅳ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5)不考虑变异的情况,图甲中不含有等位基因的细胞除C外,还有__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植物茎的弯曲方向随太阳的移动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推测较为合理的是( )
A.生长素具有横向运输的特点
B.高浓度生长素抑制该植物生长
C.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D.侧芽部位的生长素均来自顶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
(1)癌细胞膜表面存在异常的蛋白质分子,可作为________激发机体的_______系统发挥清除作用。
(2)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
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
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
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跑)和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
细胞与抗体的 细胞 结合率(%) 血清 | iPSC | DB7 | MEF |
免疫组 | 77 | 82 | 8 |
空白组 | 10 | 8 | 9 |
①比较表中iPSC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_______空白组的数值,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中DB7细胞和iPSC细胞分别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DB7有_________________。
③综合表中全部数据,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DB7,一周后皮下形成肿瘤. 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由此推测:iPSC还能刺激机体产生_______免疫,通过_______细胞特异性清除肿瘤细胞。
(3)研究人员另取小鼠进行实验,验证了实验二的推测. 如图为实验组的实验过程及结果示意图。请在图中选择A或B填入④处,从C~F中选择字母填入①~③处①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 。
(4)该系列研究潜在的应用前景是iPSC可以用于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A、B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局部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填图标名称: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③④⑤组成的结构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兴奋只能由A→B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
B. 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C. 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竞争、竞争
D. 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达尔文实验和温特实验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1实验中单侧光强度和时间是无关变量,是否表现出向光性为因变量
B.由图1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尖端产生的物质向下运输,促进尖端下部生长
C.图2实验自变量是琼脂块是否与尖端接触,因变量为是否表现出向光性
D.图2实验证明了尖端能产生促进其下部生长的物质,并命名为吲哚乙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株长势良好的绿色植物和一只健康的小鼠置于一个密闭透明玻璃罩中,给予适宜光照,测得T时间内玻璃罩内氧气量先增加后不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T时间内,玻璃罩内CO2的含量将持续上升
B.T时间内,玻璃罩内植物的干重将持续下降
C.氧气量不变时,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其细胞呼吸速率
D.氧气量不变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等于小鼠的细胞呼吸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一个涉及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Ⅱ-3不携带乙病基因。不考虑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Ⅱ-2为杂合子的概率为2/3
C.Ⅲ-1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4/5D.Ⅲ-3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于Ⅰ-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