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但尿素只有通过土壤中某些细菌分解为氨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合成脲酶,脲酶能催化尿素水解.某同学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并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培养基配方如下:
KH2PO4Na2HPO4MgSO4•7H2O蛋白胨葡萄糖尿素琼脂
1.4g2.1g0.2gl.0g10.0gl.0g15.0g
(1)根锯培养基的成分判断,该同学能否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 (能/不能),原因是培养基含蛋白胨,尿素不是唯一氮源.不能选择出只分解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2)要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宜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目就能大约推测出样品中活菌数.
(3)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微生物培养中常用的培养基,其中的蛋白胨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碳源、氮源、维生素(特殊营养物质)  等营养物质,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4)一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菌液浓度过高,应当怎样操作才可避免此种现象?对菌液进行梯度稀释(加大稀释倍数).

分析 1、尿素分解菌体内的脲酶能够将土壤中的尿素分解为氨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尿素分解菌属于细菌,筛选尿素分解菌需要使用以尿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2、微生物筛选与培养的关键是无菌操作,常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

解答 解:(1)据题表分析,表中的配方不能筛选分离出尿素分解菌,原因是没有使用选择培养基,即培养基含蛋白胨,尿素不是唯一氮源,不能选择出只分解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2)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常用来进行微生物的计数,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目可以推测出样品中活菌数.
(3)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微生物培养中常用的培养基,其中的蛋白胨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碳源、氮源、维生素(特殊营养物质)等营养物质;培养基一般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对微生物进行分离和计数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完成
(4)一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菌液浓度过高,为避免此种现象,应对菌液进行梯度稀释(加大稀释倍数).
对菌液进行梯度稀释用固定化酶技术,可以使脲酶反复使用,提高了酶的利用率.
故答案为:
(1)不能    培养基含蛋白胨,尿素不是唯一氮源
(2)稀释涂布平板 菌落数目
(3)碳源、氮源、维生素(特殊营养物质)      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无菌
(4)菌液浓度过高       对菌液进行梯度稀释(加大稀释倍数)

点评 本题以培养基成分的表格为载体,考查微生物的筛选与培养的知识,考生识记培养基的成分、无菌技术中的灭菌方法和微生物培养的条件,掌握培养基的种类及功能和实验设计的原则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图1表示细胞内合成RNA的过程;图2表示a、b、c三个核糖体相继结合到一个mRNA分子上,并沿着mRNA移动合成肽链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2中最早与mRNA结合的核糖体是a,核糖体沿箭头①方向移动
B.只要是活细胞,均能发生图1图2过程
C.图2发生在核糖体中,不需要酶的参与
D.图1碱基的配对方式为A-U、G-C、T-A,图2为A-U、G-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是渗透作用与水分子流动的实验装置,用玻璃纸将烧杯内的清水与漏斗中的蔗糖溶液隔开,则(  )
A.水分子只从烧杯通过玻璃纸向漏斗内移动
B.水分子只从漏斗通过玻璃纸向烧杯内移动
C.蔗糖分子能从漏斗通过玻璃纸向烧杯内移动
D.在单位时间内,由烧杯向漏斗通过的水分子数多于由漏斗向烧杯通过的水分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物质的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需要跨过1层生物膜
B.水稻叶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被同一个细胞利用需要跨过4层生物膜
C.mRNA从细胞核进入到细胞质需要跨过4层磷脂分子层
D.叶绿体基质中的O2被相邻细胞利用至少要跨过6层磷脂双分子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是关于几类生物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藻和绿藻产生ATP的场所完全相同
B.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无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C.颤藻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而颤藻含光合色素
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线粒体替换技术也被称为胞质转移技术,即通过健康的母体捐赠卵子与有缺陷线粒体的女性的遗传物质进行结合后,进行体外受精.该技术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只能通过母亲传递给后代
B.线粒体是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的细胞器,一半均分布在细胞质中
C.线粒体中的DNA能够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并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D.线粒体DNA缺陷可能导致出现某些人类遗传病,多与脑部和肌肉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表示光照较强时,水稻的叶肉细胞内物质转化过程.

(1)①过程与c(a、b、c、d)相同,③过程与b(a、b、c、d)相同.
(2)用14C标记CO214C在植物体内转移的途径是14CO2→C3→(CH2O)→丙酮酸→14CO2
(3)a、b、c、d消耗ATP的过程是a,①②③④合成ATP的过程是①③④.
(4)①过程产生的[H]的移动方向是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③过程产生的[H]的移动方向是细胞质基质与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将A、B两种植物的原生质体融合,经植物组织培养生成杂种植株,并对杂种植株的光合特征进行研究.
(1)常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将A、B两类原生质体混合,在聚乙二醇的作用下发生细胞融合,若只考虑细胞的两两融合,将会有3种融合细胞.
(2)在AB融合细胞培养过程中,需加“饲养细胞”协助其生长繁殖.在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时,几种不同的饲养细胞对AB融合细胞分裂及生长的影响如下表:
饲养细胞种类一次分裂二次分裂细胞团再生愈伤组织饲养细胞生长状况
B6S3++++-
大谷早++--+
Z4++--+
注:+表示可以正常进行,-表示不能正常进行
       实验表明,培养AB融合细胞时,理想的饲养细胞为B6S3(细胞),AB融合细胞经二次分裂后不能形成细胞团及愈伤组织的原因可能是饲养细胞在培养基中生长,消耗了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
(3)AB融合细胞再生杂种植株后,对A、B及AB杂种植株的光和特性进行检测,结果如图.图中AB杂种植物更适于在低CO2浓度环境中生活.AB杂种植株和A植物或B植物的杂交后代出现不育现象,原因是子代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市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五年前,某河流中引进了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五年来.该河流中生物群落的优势种未发生改变

B.甲种群的引进改变了该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C.大量投放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种群的蔓延

D.该河流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生态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