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萌发的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含量显著增高.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0℃条件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耐酸、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可分别测定一种酶的催化效率.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提取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并测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温度”的相关实验.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
主要试剂及仪器:1mg/mL的标准麦芽糖溶液、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蒸馏水、石英砂、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备酶溶液

步骤二:_____,取出后冷却.
步骤三:取12支干净的、体积相同并具刻度的试管依次编号,按下表要求加入试剂,再观察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注:+表示碘液变蓝色,-表示碘液不变色)
试管编号123456
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mL)888888
恒温水浴5min(℃)020406080100
α-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β-淀粉酶失去活性的溶液(mL)111111
恒温水浴5min(℃)020406080100
相同温度的溶液混合,振荡后恒温水浴5min(℃)020406080100
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二的具体操作是将酶液置于70℃水浴中15min.
(2)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发现试管4中碘液不变色,不能(填“能”或“不能”)据此推断α-淀粉酶的最适合温度一定是60℃.
(3)该实验中不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的理由是利用斐林试剂检测时需要水浴加热,会改变该实验中的温度,影响实验最终结果.
(4)若要进一步研究小麦种子中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则需获得β-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α-淀粉酶失活的酶溶液.制备该种酶溶液的方法为将步骤一中制取的酶液置于pH为3.6、0℃条件的环境中(短暂时间,使α-淀粉酶失去活性).
(5)酶的特性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

分析 小麦种子中含淀粉丰富,萌发时形成大量淀粉酶;该实验测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温度,因此要使取得的酶液中的β-淀粉酶失去活性,而根据α-淀粉酶较耐热,β-淀粉酶不耐热的特性,在70℃条件下将获得的酶液处理15 min,可使酶液中的β-淀粉酶失活;根据α-淀粉酶不耐酸,在pH为3.6、0℃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耐酸的特性,只需将步骤一中制取的酶液置于pH为3.6,温度为0℃的环境中短暂时间,使α-淀粉酶失去活性,即可得到β-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α-淀粉酶失活的酶溶液.

解答 解:(1)该实验测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温度,因此要使取得的酶液中的β-淀粉酶失去活性,而根据α-淀粉酶较耐热,β-淀粉酶不耐热的特性,在70℃条件下将获得的酶液处理15 min,可使酶液中的β-淀粉酶失活;
(2)试管4中碘液不变色,说明该温度下的淀粉酶已经将试管中的淀粉水解,该实验只能说明60℃时该酶的活性比其他实验温度下高,而不能说明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60℃;如果要想知道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还需进一步在40℃~80℃范围内设置温度梯度,比较其他温度与60℃时该酶的活性;利用斐林试剂检测时需要水浴加热,会改变该实验的自变量(温度),影响实验最终结果;
(3)根据α-淀粉酶不耐酸,在pH为3.6、0℃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耐酸的特性,只需将步骤一中制取的酶液置于pH为3.6,温度为0℃的环境中短暂时间,使α-淀粉酶失去活性,即可得到β-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α-淀粉酶失活的酶溶液.(4)酶的特性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
故答案为:(1)将酶液置于70℃水浴中15min
(2)不能
(3)利用斐林试剂检测时需要水浴加热,会改变该实验中的温度,影响实验最终结果
(4)将步骤一中制取的酶液置于pH为3.6、0℃条件的环境中(短暂时间,使α-淀粉酶失去活性)
(5)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

点评 本题考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基因工程中用来修饰改造生物基因的工具是(  )
A.限制酶和DNA连接酶B.限制酶和水解酶
C.限制酶和运载体D.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贵州兴义第八中学高三第七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进行遗传咨询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进行调查,绘出如图系谱,假定图中第Ⅲ1患该遗传病的概率为1/16,那么,得出此概率值的限定条件是:

A.Ⅱ3和Ⅱ4的父母中有一个是患病者

B.Ⅰ1和Ⅰ2都是携带者

C.Ⅱ3和Ⅱ4的父母中都是携带者

D.Ⅱ2和Ⅱ3都是携带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九江市高一上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某成熟植物细胞两种状态的示意图.请根回答下列问题: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处于乙状态,则此时水分进出细胞的情况是

A.渗透吸水 B.渗透失水

C.渗透平衡 D.三者都有可能

(2)若把该细胞放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会由甲状态变为乙状态,发生质壁分离,在该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 (变大,变小或不变),液泡的颜色将 (变深、变浅或不变).再放入清水中,它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此时,该根毛细胞会像红细胞一样过度吸水而涨破吗?为什么?

(3)若把0.3g/ml的蔗糖溶液换为0.3g/ml的KNO3溶液,发生质壁分离后,不作任何处理质壁分离自动复原了.这是因为

(4)若把根毛细胞放在0.5g/ml的蔗糖溶液中,其质壁分离的速度将会 (更快或更慢),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此时根毛细胞却不能质壁分离复原了.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则叙述正确的是(  )
A.若m为腺嘌呤,则b不一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若a为核糖,b则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C.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含b这种化合物
D.若由b构成的核酸能被吡罗红染成红色,则a必为脱氧核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叶绿体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得出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条件之一
C.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D.基因型为Dd的豌豆,能产生雌雄两种配子,且数量比接近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选项中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的是(  )
A.棉株中含有毒蛋白基因B.酵母菌中产生了干扰素
C.大肠杆菌中具有胰岛素基因D.抗病毒基因导入土豆细胞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有关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洋葱根尖细胞的转录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B.密码子的简并性是指每种氨基酸都有多个密码子
C.多个核糖体能依次和mRNA结合,完成多条肽链的合成
D.起始密码子位于DNA上,是RNA聚合酶识别并启动转录过程的位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表实验:
试管
GA溶液 (mL)缓冲液
(mL)
蒸馏水
(mL)
种子实验步骤实验
结果
步骤1步骤2
1011萌发的大
麦种子
25℃保温24h后去除种子,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①25℃保温10分钟后各试管中分别加入②,混匀后观察溶液颜色深浅++
20.210.8未萌发的
大麦种子
++
30.210.8不加种子++++
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
请回答:
(1)①处应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利用了酶的专一性的原理.由实验步骤可知,大麦种子产生的α-淀粉酶发挥活性的最适温度是25℃.
(2)分析实验结果,②处加入的是等量的碘液(填“斐林试剂”或“碘液”),原因是3号试管中未加入种子,没有α-淀粉酶的产生,淀粉不能被催化分解产生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而实验结果的颜色最深,说明是加入了碘液与淀粉溶液反应呈蓝色.
(3)设置试管3作对照的主要目的是证明GA溶液不能使淀粉水解.
(4)试管中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排除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