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46条

B. 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C. 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D. 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

【答案】A

【解析】

人的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精子或卵细胞中含有23条染色体。

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A错误;如果发生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会导致姐妹染色单体出现等位基因,B正确;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即发生在联会时期,C正确;一个精原细胞可以产生4个精子,两两相同,故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D正确。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 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

C. 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

D. 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A. 机体外环境 B. 机体内环境 C. 细胞外液 D. 细胞内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引进外来物种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B. 易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C.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都可通过自我调节能力得以恢复

D. 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膜系统的动态变化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B. 生物膜将细胞内区室化,有利于生化反应的有序进行

C. 内质网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利于酶和核糖体的附着

D. 质壁分离现象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植物体细胞杂交、基因工程都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B. 纤维素酶、果胶酶、胰蛋白酶、限制酶、DNA连接酶是生物工程的工具酶

C. 试管婴儿培育过程涉及到动物细胞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D. 胚胎干细胞只能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

B. 1中产生的一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的层数为4层

C. 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D. 3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基因含有3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若该基因用15N同位素标记过的四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将全部复制产物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如图甲结果;如果将全部复制产物加入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则得到如图乙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X层全部是仅含14N的基因

B. W层中含15N标记胞嘧啶6300个

C. 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1/3

D. W层与Z层的核酸数之比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抱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l 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l min或75℃下加热5—10 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1)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____________种氨基酸组成,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不同。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氨基酸分子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结合形成多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肽键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________个羧基。

(4)现另有一蛋白质由两条肽链构成,其是由600个氨基酸合成的,所有氨基酸中氨基总数为610个,羧基总数为608个,该蛋白质中共有_____________个肽键,至少含有___________个氨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