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据图回答:
(1)A图中,是___________育种方法。
(2)B图所表示的育种方法叫____________,若要根据F2选出最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 最简便的方法是选出矮秆抗病个体进行____________,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3)C图中过程②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与B方法相比,C方法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
【答案】诱变育种 杂交育种 连续自交 花药离体培养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解析】
A图中,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氨基酸种类改变,生物性状改变,形成新品种;B表示杂交育种过程,其原理是基因重组,常用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方法得到所需品种,缺点是育种周期长;C表示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常用到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再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1)A图中,物种P没突变之前,基因模板链上为CTG,②mRNA上的碱基为GAC,即编码的氨基酸的密码子为GAC,则③上的氨基酸为天门冬氨酸。突变后,基因非模板链由GAC突变成GTC,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①为CAG,②mRNA上的碱基为GUC,即编码的氨基酸的密码子为GUC,则③上的氨基酸为缬氨酸,由物种P突变为物种P';
(2)B表示杂交育种,常用的最简便的方法是选出矮秆抗病个体进行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就可以看作纯合子,但育种年限较长;
(3)C表示单倍体育种,过程②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下图中 1~4 号个体进行基因检测,将含有该遗传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 DNA 片段各自用电泳法分离。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患病基因显示为另一不同的条带,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编号 | 条带1 | 条带2 |
a | ||
b | ||
c | ||
d |
A.表中的编号 c 对应系谱图中的 4 号个体
B.9 号个体与该遗传病携带者结婚,孩子患病的概率为 1/8
C.8 号个体的基因型与 3 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2/3
D.条带 2 的 DNA 片段含有该遗传病致病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家族甲、乙两病的遗传系谱图,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Ⅱ-3与Ⅱ-4结婚后,生育正常女孩的概率是:
A. 15/32 B. 8/9 C. 15/16 D. 4/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周期性共济失调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机理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需要 RNA 酶和解旋酶的催化
B. 过程①和②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
C. 异常多肽链的氨基酸种类与正常多肽链一定不同
D. 该病的根本原因是钙离子通道蛋白结构异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部分结构的名称:[2]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DNA分子的两条链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交替连接形成的。该DNA分子应有______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3)连接碱基对的化学键是________。
(4)如果将无标记的细胞培养在含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细胞在该培养液中分裂四次,该DNA分子也复制四次,则得到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DNA分子和含15N的DNA分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5)若该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有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4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______________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种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效应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对于同种植物的根、芽、茎来说,对生长素最敏感的是_______。
(2)在生长素浓度为A时,对芽起促进生长作用,对根的作用是_______。
(3)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只能向下面的侧芽运输,这—特点叫做____运输,这种运输方式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偏高,会抑制侧芽的生长发育,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这种现象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
(4)果农对果树进行修剪,可以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有利于侧芽发育成侧枝,从而提高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两表是一组生物体含水量和人体组织、器官的含水量。从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①构成生物体的成分中水的含量最多②生物体的含水量与生物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③代谢旺盛的组织器官含水量较高④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差异与水的存在形式相关( )
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于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及培养皿等进行灭菌,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________。
(2)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
(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________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________。
(4)转为固体培养时,为获得单菌落进行继续筛选,常采用平板划线法或____________法,接种后,应将培养皿________(填“正放”或“倒置”)
(5)平板划线法操作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 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 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 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