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如表.请回答:
可可碱浓度
(mmol•L-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种子发芽率(%)
有丝分裂指数
(%)
分裂期细胞占比(%)
前期和中期后期和末期
03.733.040.6981.5
0.12.902.160.7468.1
0.52.101.720.3818.6
1.01.961.720.242.3
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
鬼针草是田间常见杂草,国内外均有分布
(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或盐酸和酒精).实验的过程是: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右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象,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中期.
(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到达1.0mmol.L-1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减少.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降低.为测定鬼针草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设置温度,分别测量种子的发芽率,若所测数据内出现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种子的发芽率的最适温度.否则,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箭头所指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应该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分析表格: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种子的发芽率都逐渐降低,分裂期细胞所占的比例也逐渐降低,其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较少.

解答 解:(1)解离液是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其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实验的过程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图中箭头所指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应该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2)由表可知,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mmol.L-1时,处于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他浓度,说明处于这两个时期的细胞数目相对较少,产生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随着可可碱的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实验目的是探究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因此自变量为可可碱浓度,因变量为赤霉素的含量.实验设计基本思路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设置温度,分别测量种子的发芽率,若所测数据内出现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种子的发芽率的最适温度.
故答案为:
(1)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或盐酸和酒精)   漂洗  染色  中
(2)减少   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3)降低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设置温度,分别测量种子的发芽率,若所测数据内出现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种子的发芽率的最适温度

点评 本题借助有丝分裂的知识考查有丝分裂的特征和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由于题干给定背景设置严格,所以答案的确定难度不大,比较容易分析和归纳答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衡水冀州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B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②细胞学说揭示了“老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③柳树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④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

⑤蛙的红细胞、人的肝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衡水冀州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A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肽键,2表示中心碳原子,3的种类有20种

B. 若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的种类有4种

C. 若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磷酸基团,2表示脱氧核糖,3的种类有4种

D. 若该图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基因是指(  )
A.氨基酸序列B.脱氧核苷酸序列
C.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D.核苷酸序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衡水冀州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A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研究小组将油料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下图。开始实验的一周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

A. 碳 B. 氢 C. 氧 D. 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同学甲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同学乙患有小儿麻痹症,该病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引起的,关于两位同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C.乙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
D.乙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图为特异性免疫发生的过程图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A是吞噬细胞,其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细胞③是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可释放淋巴因子
C.一种细胞②可识别多种抗原,并增殖分化为多种细胞⑥
D.注射疫苗主要是为了获得细胞⑤和相应的I,I在核糖体上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内容.

(1)图中②代表的物质是肝糖原.⑦代表的物质是肝糖原和肌糖原
(2)正常人血糖含量维持在0.8~1.2g/L,升高血糖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小明因患重感冒而出现高烧,在一昼夜中体温持续维持在39℃左右,则小明在这一昼夜中的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关系是(  )
A.基本相等B.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散热量大于产热量D.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