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别 | 处理方法 | 结 果 |
1 | 10个胚芽鞘+10-5 mol/L生长素溶液 | 胚芽鞘生长明显 |
2 | 10个胚芽鞘+pH为9.0的缓冲液 | 胚芽鞘生长不明显 |
3 | 10个胚芽鞘+pH为5.0的缓冲液 | 胚芽鞘生长明显 |
分析 实验一目的是验证适宜浓度的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泌H+,进而促进细胞伸长.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另外该实验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还需遵循平行重复原则.
实验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其中根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其次识记芽,最后是茎.
分析图解:图甲中由于受到重力的影响,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琼脂块B中生长素浓度高于A.
而乙中由于不断旋转,因此生长分布均匀,即琼脂块X和Y中生长素浓度相同.
解答 解:实验一:(2)①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因此实验过程中要控制好无关变量,所以要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黑暗中萌发的小麦种子进行实验.
③该实验的因变量是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可通过测量胚芽鞘的长度来判断,因此一段时间后,要测量并统计各组胚芽鞘的平均长度.
(3)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因此第1组的胚芽鞘生长明显;根据实验材料与药品可知第2组的处理方法应该是:10只胚芽鞘+pH值为9.0的缓冲液.
(4)该探究实验还需遵循平行重复原则,所以步骤③中需重复实验,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
实验二:(1)分析图解,图甲中由于受到重力的影响,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琼脂块B中生长素浓度高于A.由于琼脂块B含的生长素浓度高于A,胚芽鞘对生长素较不敏感,一定范围内,生长素浓度越高,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效果越明显,因此胚芽鞘D向左弯曲生长;而又由于琼脂块B含的生长素浓度高于A,胚根对生长素很敏感,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胚根生长,因此胚根E向右弯曲生长.
(2)乙中由于不断旋转,因此生长分布均匀,即琼脂块X和Y中生长素浓度相同,因此分别放在已去除顶端的胚芽鞘G上.经数小时后,胚芽鞘G直立生长.
故答案为:
实验一:(2)①生长状况一致 ③测量并统计各组胚芽鞘的平均长度
(3)
组别 | 处理方法 | 结 果 |
1 | 胚芽鞘生长明显 | |
2 | 10个胚芽鞘+pH为9.0的缓冲液 | |
3 |
点评 本题结合图表,本题旨在考查有关生长素的产生、分布、运输以及生长素两重性的相关知识,同时考查旋转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综合性较强.考查探究实验,首先要求考生掌握实验设计的原则,明确实验的目的,能根据题干信息“pH值分别为5.0、9.0的缓冲液”完善实验步骤并推测实验结果,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 |
B. | 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 |
C. | 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均转变为热能散失 | |
D. | 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海洋中藻类的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 | |
B. | 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密切相关? | |
C. | 竹林中的箭竹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 |
D. | 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和e是相同结构 | |
B. | 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a一般不发达 | |
C. | 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 |
D. | 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工群落组建后,它的物种丰富度不再变化 | |
B. | 在海拔高度不同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 |
C. | 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 | |
D. | 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群落内竞争激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为兰花搭建荫蓬,使兰花生长更好 | |
B. | 把成熟香蕉与未成熟的水果放在一起,可起催熟作用 | |
C. | 种植农作物中耕松土、除草,使农作物生长更好 | |
D. | 移栽树木时,剪掉部分枝叶,使移栽更易成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