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侵入人体的HIV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  )
A.B细胞B.T细胞C.记忆细胞D.溶菌酶

分析 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解答 解: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掌握艾滋病的发病机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抗利尿激素的合成部位是(  )
A.肾小管B.垂体C.下丘脑D.大脑皮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示曲线反映温度或pH对A、B、C三种酶活性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酶A的最适温度应大于酶B的最适温度
B.图中a点和c点,酶A的活性相同,空间结构也相同
C.图中d点,酶B和酶C的空间结构都有一定的破坏
D.酶B和酶C都可能存在人体的内环境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A、B、C和D共4组实验,用1000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如图,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组ABCD
培养液中葡萄糖质量分数/%4.04.00.80.8
培养液体积/mL200800200800
(1)图中曲线②和③分别是A组和D组的结果.
(2)B组和A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B组B组相比A组接触氧气少,一段时间后细胞增值减缓.
(3)在实验过程中,某同学取样后计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其他同学的数值大很多.经过大家分析探讨可能是在取样过程中和观察计数时出现了操作不当和计数对象错误.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误差原因是取样时没有摇匀锥形瓶和计数时将死亡的酵母菌计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表示人体细胞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该膜具有运输核苷酸的载体
B.该方式发生在被转运物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时
C.该膜可能是红细胞膜
D.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功能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研究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C.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D.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某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移动装片污点并不动,转动物镜后污点也不动.则这个污点可能在(  )
A.目镜上B.物镜上C.装片上D.反光镜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图一表示八月份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棉花植株CO2的吸收和释放曲线;图二表示棉花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的4种生理活动状态.请分析指出图一中表示时间的字母与图二中(1)~(4)所发生的生理活动相对应的是(  )
A.d e f gB.f c b dC.e g a hD.d c b 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几乎都是浅色型(s)的。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逐渐将树皮熏成黑褐色,到了20世纪中叶,黑色型(S)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长时间的环境污染导致s基因突变成S基因的频率增加

B.在随机交配的情况下,一般来说,不同环境中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C.该地区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Ss基因型的频率不会改变

D.浅色桦尺蠖与黑色桦尺蠖同时存在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