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科研人员为研究果蝇“昼夜节律”的发生机制,设法寻找果蝇体内在白天和夜间合成的某些蛋白质分子,若其合成量发生显著变化,且变化周期与一昼夜时长相近,则有可能与生物时钟产生的机制有关。实验研究的相关内容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是以mRNA为模板进行翻译过程合成的。研究人员检测某种蛋白质的mRNA碱基序列后,通过_________过程获得cDNA,从而能在体外合成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

(2)研究者对一种目标研究物——PER蛋白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分离出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mRNA,缩写为per+。同时,发现在节律时长发生突变的果蝇个体内有异常信使perL,且含量比较结果如下图。

分析结果可知,含有per+的突变个体很可能其昼夜节律时长_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4小时,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3)若人为诱导PER基因突变后,per+的合成量的变化表现为_________,则可确认控制PER蛋白质的基因就是生物体内的“时钟”。但也有人指出,这样的实验证据仍然不够充足,请利用PER的基因突变果蝇为材料补充必要的实验,检验上述结论。

_______

【答案】 反转录 大于 preL突变体的变化周期比pre+滞后约半小时 无周期性波动 实验方案:向pre+的合成量无周期性变化的果蝇体内注入PRE蛋白质,观察果蝇的节律行为。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若果蝇的节律行为恢复正常,则PER基因是生物体内的“时钟”;若果蝇的节律行为仍然异常,则PER基因并非生物体内的“时钟”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转录及反转录。要求学生会根据题目所给背景,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结论。

(1)mRNA通过反转录得到cDNA,从而能在体外合成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

(2)据图观察,由于perL突变体的变化周期比per+滞后约半小时,含有per+的突变个体很可能其昼夜节律时长大于24小时。

(3)若人为诱导PER基因突变后,per+的合成量的变化表现为无周期性波动,则可确认控制PER蛋白质的基因就是生物体内的“时钟”。 但也有人指出,这样的实验证据仍然不够充足,原因是有可能PER基因突变后,其PER蛋白质并未发生变化,因此还需设计一个实验:向per+的合成量无周期性变化的果蝇体内注入PER蛋白质,观察果蝇的节律行为。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若果蝇的节律行为恢复正常,则PER基因是生物体内的“时钟”;若果蝇的节律行为仍然异常,则PER基因并非生物体内的“时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某微生物科研所为获得耐高温(55℃)纤维素分解菌,进行了一系列筛选工作:

(1)为获得目的菌,在取样前要用牛(羊)粪为原料进行高温堆肥,为什么这样做就能创造高温环境_______

(2)取样后为了_____________,还要利用选择培养基对目的菌进行培养。

(3)鉴别目的菌的培养基的成分为:羧基甲纤维素钠(CMC-Na)12.0g、NaCl4.0g、NaH2PO42.0gMgS04·7H200.3g、蒸馏水lOOmL、琼脂、刚果红,pH为7.0~7.4。分析培养基的成分及pH分析可知,该培养基中羧基甲纤维素钠(CMC-Na)是为目的菌提供_______的物质,所鉴定的目的菌属于______(填“细菌”或“真菌”)。

(4)在(2)(3)过程中培养温度应保持在________。鉴别目的菌通常使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 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 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 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 这一过程中有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毛细淋巴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这层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A. 淋巴 B. 组织液 C. 血浆 D. 淋巴和组织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23,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一项历史性法案,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婴儿。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技术可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

B、捐献者携带的红绿色盲基因不能遗传给三亲婴儿

C、三亲婴儿的染色体全部来自母亲提供的细胞核

D、三亲婴儿的培育还需要早期环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三倍体西瓜由于含糖量高且无籽,备受人们青睐。下图是三倍体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以CO2吸收速率表示,Pn)与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曲线,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与11:00时相比,13:00时叶绿体中合成C3的速率相对较高

B. 14:00后叶片的Pn下降,导致植株体内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C. 17:00后叶片的Ci快速上升,导致叶片暗反应速率远高于光反应速率

D. 叶片的Pn先后两次下降,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CO2浓度和光照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以得到多倍体,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

A. 干扰减数分裂的进行B.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C. 抑制着丝点的分裂D. 使细胞连续进行染色体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过敏反应特点的是( )

A. 由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刺激引起

B. 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C. 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性差异

D. 组织胺等物质的释放直接引起相关的症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肺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中的O2分子运输进入一般组织细胞参与代谢,需要通过几层生物膜(

A. 11B. 9C. 5D.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