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一只草履虫就是一个细胞也是一个生物体
C.“一个池塘中所有鱼”不属于生命系统研究的一个结构层次
D.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但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分析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解答 解: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正确;
B、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一只草履虫就是一个细胞也是一个生物体,B正确;
C、“一个池塘中所有鱼”不是同一个物种,既不是种群,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故不属于生命系统研究的一个结构层次,C正确;
D、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以下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所做的实验:在胚芽鞘切面一侧放置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测定各胚芽鞘弯曲生长的角度,如表数据说明(  )
琼脂中生长素浓度(mg/L)00.050.100.150.200.250.300.35
胚芽鞘弯曲的角度α(°)0371215181510
A.生长素浓度不同,促进效应就不同
B.胚芽鞘弯曲的程度与生长素浓度成正相关
C.琼脂中生长素浓度为0.35mg/L时,胚芽鞘生长受抑制
D.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0.25mg/L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所示示意图分别表示某雌性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为4条)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象.请分析并回答:

(1)符合图1中Ⅳ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卵细胞或第二极体.与图1中Ⅲ和Ⅳ阶段对应的细胞内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2)图1中a~c表示染色体的是a;由图2可知,此动物是二倍体.
(3)图1中的数量关系由I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染色体复制;由Ⅱ变化为Ⅲ,相当于图2中的丁、丙、乙 的过程.
(4)丁细胞中A基因与a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相当图1的Ⅱ阶段;若丁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DdA的子细胞,其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①和②没有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①上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移向细胞两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甲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②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乙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则这两种物质中(  )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原,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逻辑顺序正确的是(  )
①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 
②膜具有流动性 
③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④膜内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大都是运动的 
⑤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得以正常进行.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③⑤C.①④②③⑤D.①②④⑤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实验中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某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的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以及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细胞膜、内质网膜面积的面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请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判断甲图中的a、b、c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依次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2)请判断乙图中的d、e、f曲线所指代的生物膜所属的细胞结构依次分别是:内质网、细胞膜、高尔基体,他们膜面积的变化与囊泡(结构)的形成有关.
(3)参与上述过程的细胞器还有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还原糖、DNA的鉴定通常分别使用双缩脲试剂、吡罗红试剂
B.鉴定还原糖、蛋白质和DNA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C.二苯胺试剂和用于配制斐林试剂的NaOH溶液都呈无色
D.脂肪、蛋白质鉴定时分别可见橘黄色颗粒、砖红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图1是某课题组研究大丽花中度缺水时绘制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的变化曲线图.实验过程中其他环境因素保持适宜且不变.气孔是植物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如CO2、O2、水蒸气等)交换的主要通道,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叶肉细胞的胞间CO2至少需要跨3层膜才能到达CO2被固定的场所叶绿体基质,除此之外,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的CO2还可能产生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
(2)据图分析,从第12天开始,影响Pn的主要因素不是Gs,此时Pn下降的主要原因除缺水外还可能有色素含量下降、酶的空间结构改变或活性降低等.
(3)研究表明,水分正常供应时,大气中高浓度的CO2会导致大丽花胞间CO2浓度(Ci)升高和气孔导度(Gs)下降,据此分析,此时叶片水分蒸腾作用的变化趋势分别是提高、下降.
(4)撕取新鲜的大丽花叶片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若干,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滴加清水,乙组滴加0.3g/mL蔗糖溶液,观察结果如图2所示.据此推测气孔开闭的机制是保卫细胞吸水使气孔开放,失水使气孔关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同学分别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 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的溶液pH
B.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
C.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
D.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