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如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下列关于相关过程以及发生场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H2O→H++O2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膜
B.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C.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D.光能转化成活跃的化学能发生在光反应阶段

分析 根据该膜上含有色素,可判断该膜为类囊体薄膜.该膜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的场所,该膜上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活跃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高能磷酸键中,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提供还原氢和ATP.

解答 解:A、H2O→H++O2发生在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A正确;
B、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B错误;
C、光合作用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C正确;
D、光能转化成活跃的化学能发生在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中,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的结构和功能,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光反应的过程和提取题图有效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人进入寒冷环境时,身体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
A.肾上腺素分泌增多B.皮肤的血流量增加
C.代谢活动逐渐增强D.汗腺分泌活动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表示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①过程表示胚胎发育,②过程表示胚后发育
B.受精卵形成囊胚的过程中进行卵裂,每个细胞的体积不断增大
C.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开始于囊胚期,终止于生命结束
D.原肠胚是进行胚胎移植的最好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形态与分布”、“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两个实验的共同点是(  )
A.实验全过程都要使实验对象保持活性
B.都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C.都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D.观察叶绿体不需染色,而观察线粒体需用甲基绿染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a、b代表元素,I~Ⅳ是生物大分子,X、Y、Z、W是相应生物大分子的单体,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a、b都有的元素一定有N、PB.肝脏细胞中的I主要是脂肪
C.酵母菌中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ⅡD.图中Ⅲ完全水解的产物一般有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表示某种动物不同个体的某些细胞分裂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丙两细胞都发生了基因重组
B.乙、丁两细胞都没有同源染色体
C.乙、丁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
D.图中的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的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多倍体植株的果实和种子一般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较高.目前人工诱导多倍体常用的化学试剂是(  )
A.龙胆紫B.秋水仙素C.生长素D.亚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在如图所示曲线中能准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a代表抵抗力稳定性 b代表恢复力稳定性)(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甲、乙、丙、丁四个图中,其中图甲中所用的灯泡功率不同,图乙表示细胞气体交换情况;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丁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0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时和19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给图甲确定一个实验目的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2)若绿色植物的一个细胞处于图乙中状态,是否说明该植物体一定是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不一定.
(3)图丙中影响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若将图丙中绿色植物从B点条件突然转移至A点条件下,短时间内C3含量将上升.若提高温度,曲线的变化是信息不足,无法确定(上移;下移;不动;信息不足,无法确定).
(4)丁图中24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0-5和20-24(或20-5);阴影部分表示的含义是有机物的积累量.
(5)在生产实践中,常采用施用农家肥的方法增加CO2的浓度,其原理是农家肥富含有机物,在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下会释放出大量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