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答 解:(1)甲图曲线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在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在此点均能产生ATP.
(2)甲图中,在B点和C点时CO2浓度达到平衡点,即既不吸收CO2,也不释放CO2.此时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达到相等,对应的时间分别为6点到18点之间.
(3)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CO2的浓度、温度等.在B点时光照强度没有改变,因此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增加的因素可能就是CO2的浓度和温度等条件.①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因此可能改变的条件是温度适当升高.
②在一定的CO2浓度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因此可能改变的条件是CO2的浓度适当增加.
(4)科学家鲁宾和卡门以小球藻为实验材料,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探究O2的来源;科学家卡尔文用18C标记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卡尔文循环途径.以上科学家在实验中都使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碳循环的过程是:24CO2→14C2→(14CH2O).
故答案为:
(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6点至18点之间
(3)①温度适当升高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②CO2的浓度适当增加 在一定的CO2浓度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4)放射性同位素标记14C2→(14CH2O)
点评 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5→细胞4发生时,免疫反应既快,也强 | |
B. | 艾滋病毒入侵人体后,会感染人体的细胞2 | |
C. | 物质a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和被感染的靶细胞 | |
D. |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细胞2、3、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草履虫摄食不依赖与细胞膜的流动性 | |
B. | 合成脂质的细胞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 |
C. | 外分泌蛋白的修怖、加工及运输需要多种膜结构的共同参与 | |
D. | 生物膜之间可可通过具膜囊泡的转移实现直接联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种群的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基本没有影响 | |
B. | 年龄组成对种群密度的影响是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 | |
C. |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反映种群密度的晴雨表,出生率越高,种群密度越大 | |
D. | 标志重捕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适用于各种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存在着负反馈调节 | |
B. |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 |
C. | 碳循环就是CO2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 | |
D. | 营养级越多,呼吸消耗的能量就越多,能量传递效率越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1所示过程相当于图3的⑥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 | |
B. | 若图1的①中A占23%,U占25%,则DNA片段中C占26% | |
C. | 图2所示过程相当于图3的⑨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 | |
D. | 正常情况下,图③中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⑥⑦⑧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0λt | B. | N0tλ | C. | tN0λ | D. | λN0t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