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frac{1}{3}$ | B. | $\frac{1}{4}$ | C. | $\frac{1}{9}$ | D. | $\frac{1}{16}$ |
分析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过程:纯种黄色圆粒(YYrr)×纯种绿色皱粒(yyRR)→F1均为黄色圆粒(YyRr)$\stackrel{自交}{→}$F2中:F2共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其中双显(黄色圆粒):一显一隐(黄色皱粒):一隐一显(绿色圆粒):双隐(绿色皱粒)=9:3:3:1.
①双显(黄色圆粒):$\frac{1}{16}$YYRR、$\frac{2}{16}$YyRR、$\frac{2}{16}$YYRr、$\frac{4}{16}$YyRr;
②一显一隐(黄色皱粒):$\frac{1}{16}$YYrr、$\frac{2}{16}$Yyrr;
③一隐一显(绿色圆粒):$\frac{1}{16}$yyRR、$\frac{2}{16}$yyRr;
④双隐(绿色皱粒):$\frac{1}{16}$yyrr.
解答 解:F2中中绿色皱粒豌豆为双隐性个体,占$\frac{1}{16}$yyrr.
故选:D.
点评 本题以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为背景,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过程,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分清楚各种类型,计算出每一种分离比.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生质层由图中的1、2、6三部分组成 | |
B. | 7处细胞液的浓度一定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 |
C. | 细胞失水过程中1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 |
D. | 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7处的颜色逐渐变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大石桥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后用吡罗红
B.使用盐酸的主要目的是杀死细胞
C.需要用50%酒精洗去浮色
D.水解之前要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烘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安徽安庆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植物花色产生机理为:白色前体物→黄色→红色,已知A基因(位于2号然、染色体上)控制黄色,B基因控制红色。研究人员用纯色白花和纯种黄花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实验结果如下表中甲组所示。
组别 | 亲本 | F1 | F2 |
甲 | 白花×黄花 | 红花 | 红花:黄花:白花=9 : 3 : 4 |
乙 | 白花×黄花 | 红花 | 红花:黄花:白花=3 : 1 : 4 |
(1) 根据甲组实验结果,可推知控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 定律。
(2) 研究人员某次重复该实验,结果如表中乙组所示。经检测得知,乙组F1的2号染色体缺失导致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致死。由此推测乙组中F1的2号染色体的缺失部分的是 (包含/不包含)A-a基因,发生染色体缺失的是 (A /a)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
(3)为检测某红花植株(染色体正常)基因型,以乙组F1红花作亲本与之进行正反交。
① 若正反交子代表现型相同,则该红花植株基因M为 。
② 若正交子代红花:白花=1 : 1,反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该待测红花植株基因型为 。
③ 若正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反交子代红花:黄花:白花=9 : 3 : 4,则该待测红花植株基因型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B. | 在患病的母亲中约有$\frac{3}{4}$为杂合子 | ||
C. | 正常女性的儿子都不会患该遗传病 | D. | 该调查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约为7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IV的遗传物质是DNA | |
B. | HIV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 |
C. | HIV主要侵染的是人体的B细胞 | |
D. | HIV侵入人体细胞时,逆转录酶会进入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 | B. | 初级精母细胞四分体时期 | ||
C. | 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D. | 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治疗就是用正常基因嵆代缺陷基因 | |
B. | -种基因探针能检测人体内的各种病毒 | |
C. | 基因工程只能利用微生物生产干扰素 | |
D. | 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无免疫排斥反应的克隆器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