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图1中的X、Y、Z是图2细胞中的三种化合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X表示图2中的储能物质,则X是____________。在饥饿状态下,图2中的Y参 与调节X的含量,则Y表示________。7在结构上表现出与功能上相适应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Y、Z是组成结构7的化合物, 则Z表示_________,鉴定Y常用_________试剂。
(3)若Y、Z是组成结构1的化合物,则Z表示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种)
(4)如果X表示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的葡萄糖,在这种跨膜运输中,Y和Z不可缺少,则Y是____________,此过程中与Z相关的化学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脂肪或糖原(2分,只答一个给1分), 胰高血糖素, 结构上具有流动性;
(2)磷脂 双缩脲
(3)DNA、RNA、ATP、ADP、磷脂
(4)运输葡萄糖的载体 ATPADP+Pi+能量(2分)
解析试题分析:(1)若X表示图2(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则X是脂肪或糖原。在饥饿状态下,血糖含量降低,图2中的Y参与调节X的含量,则Y表示胰高血糖素。7(细胞膜)在结构上表现出与功能上相适应的特点是结构上具有流动性。(2)若Y、Z是组成结构7(细胞膜)的化合物, 则Z表示磷脂,鉴定Y(是蛋白质)常用双缩脲试剂。(3)若Y、Z是组成结构1(线粒体)的化合物,线粒体中有DNA、RNA、ATP、ADP、磷脂,则Z表示DNA、RNA、ATP、ADP、磷脂;(4)如果X表示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的葡萄糖,在这种跨膜运输是主动运输,Y是运输葡萄糖的载体,Z是消耗的能量ATP,Z相关的化学反应式是ATPADP+Pi+能量。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和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特殊性,把握知识的运用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甲、乙表示真核细胞内基因表达的两个主要步骤,请回答(括号中填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甲进行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图乙所示过程称为__________,完成此过程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⑥的名称是___________,若其上的三个碱基为UGU,则在⑦上与之对应的三个碱基序列是___________。
(3)已知某基因片段碱基排列如下图。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中含有“—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的氨基酸序列(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CU、CCC、CCA、CCG;谷氨酸的GAA、GAG;赖氨酸的是AAA、AAG;甘氨酸的是GGU、GGC、GGA、GGG)。
①翻译上述多肽的mRNA是由该基因的_______链转录的(以图中①或②表示)。
②若该基因片段指导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变成了“—脯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赖氨酸—”。则该基因片段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复习班做,14分)在温度等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随光照强度变化情况如图,请回答:
(1)光照强度为b时,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2)光照强度为c时,单位时间内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相当于___个相对值的葡萄糖。
(3)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该植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______个相对值的 CO2,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
(4)光照强度由d变为e时,短时间内C3的含量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5)在a时,提供H218O,则18O的转移途径为_________,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8分)二倍体动物缺失一条染色体称为单体。大多数单体动物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2N=8)中,点状染色体(Ⅳ号染色体)缺失一条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果蝇群体中存在无眼个体,无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无眼果蝇个体与纯合野生型个体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 无眼 | 野生型 |
Fl | 0 | 85 |
F2 | 79 | 24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表为常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及其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由此推断的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
限制酶名称 | 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 限制酶名称 | 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
BamHⅠ | G↓GATCC | KpnⅠ | GGTAC↓C |
EcoRⅠ | C↓AATTC | Sau3AⅠ | ↓GATC |
HindⅡ | GTY↓RAC | SmaⅠ | CCC↓GG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以二倍体黄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两个品种的豌豆(2N=28)为实验材料,下列有关实验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甲图说明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 |
B.乙图说明该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 |
C.丙图说明杂交的两个亲本都是杂合子 |
D.丁图说明豌豆根细胞内离子浓度大小Si4+>Ca2+>Mg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Ⅰ、(6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图甲、丙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⑨结构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⑧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星射线的形成与[ ]____ ____有关。
(2)图甲所示的分泌物,其产生、运输、加工、分泌到细胞外参与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3)细胞识别与图乙中____ ____(填序号)有关
(4)如果图丙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____ ____。
(5)若测定图丙细胞的细胞呼吸强度,需在____ ____条件下进行。(2分)
Ⅱ、(14分)研究人员用不同植物做了两组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
利用紫苏进行了实验,图甲表示在一个密闭容器内紫苏植株一昼夜O2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1)图中B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光合作用过程中 阶段增强,此时产生的______为C3的还原提供条件,所产生的O2在细胞中的 被利用。
(2)紫苏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的点是 。(用图中字母回答)
(3)该紫苏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 (填“是”或“否”)。
(4)图乙表示将某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在保持一定的pH值和温度时,给予不同条件时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浓度变化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在图乙中的丙处添加CO2时,分析短时间内C5的变化为 ,若在图乙中丁处给予适宜条件,使溶解氧的变化如图中的b,预计1小时后,实际产生的氧气量为 微摩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4分)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细胞有了更多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1)胚胎干细胞在基础生物学、畜牧学和医学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囊胚期胚胎由 、囊胚腔和滋养层组成。前者将产生胚胎的所有组织和胚外结构,后者形成胎盘。首先用免疫外科方法去掉囊胚外围的滋养外胚层, 再将得到的细胞平铺于 细胞上以防止分化,在高血清浓度条件下培养数天后,ES集落开始形成,大约每隔7d 进行分散和重新平铺,分散的方法可以是微吸管机械分散,也可以用 消化分散。目前已得到未分化状态、具正常双倍体核型及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已传三十多代并可 保存。
(2)Weiss等用细胞融合实验证明,分化的细胞中存在“闲置不用”的结构基因。他们把大鼠肝肿瘤细胞和小鼠成纤维细胞融合成 细胞,筛选出含有两套肝细胞染色体和一套成纤维细胞染色体的细胞。这些细胞既保持了合成 细胞3种特异蛋白的能力,也合成了小鼠肝细胞的这3种蛋白,但是在正常的成纤维细胞中从不合成这些。由此可见,融合实验证实了小鼠成纤维细胞 。
(3)由于细胞体积小,要通过显微操作装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解剖手术和微量注射。显微操作技术可用于 、 等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4分)肉毒类毒素是肉毒梭菌产生的毒性极强的神经麻痹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 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 min或75 ℃下加热5~10 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一个亚单位的局部结构简式: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
(2)该片段共有____________个、___________种氨基酸经___________缩合而成,在该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______。
(3)氨基酸缩合后形成的化学键名称是_______。写出其结构式______________。此片段可以见到______个该化学键。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个氨基和_____个羧基。该片段中有游离的氨基_________个,游离的羧基_______个。
(5)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