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膜上分别有与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
B.在各自的代谢过程中都能产生[H]和ATP
C.分别能够独立地完成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D.既没有叶绿体又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代谢类型一定是异养厌氧型

分析 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点:
1、结构上不同之处:线粒体形状是短棒状,圆球形;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中;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嵴上有基粒;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叶绿体形状是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里以及幼嫩茎秆的表皮细胞内;内膜光滑无折叠,基粒是由类囊体垛叠而成;基质中含有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2、结构上相同之处:都是双层膜结构,基质中都有基粒和酶,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
3、功能上不同之处: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
4、功能上相同之处:都需要水作为生理功能的原料,都能产生ATP,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解答 解:A、线粒体内膜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但叶绿体内膜上没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A错误;
B、线粒体和叶绿体在代谢过程中都能产生[H]和ATP,B正确;
C、叶绿体能够独立地完成光合作用,但线粒体不能独立完成有氧呼吸,C错误;
D、部分既没有叶绿体又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如蓝藻,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要求考生识记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能对两者进行比较;识记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巴蜀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鹌鹑羽色受Z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示鹌鹑羽色基因与染色体的相对关系,请分析回答。

(1)选用纯种黄羽雄鹑与白羽雌鹑杂交,子一代雌鹑羽色为________,子一代雄鹑均为栗羽,则亲本的雌鹑基因型为________。

(2)子一代中雌雄自由交配,若子二代的雌鹑出现_______种羽色,则可推测________细胞中两条________染色体的非组妺染色单体的________(用字母表示)基因之间发生了一次交叉互换,导致重组配子的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为某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局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中填图中序号,-上填文字.


(1)①的存在说明此细胞属于真核细胞. 此细胞代表的生物可以作为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或分解者成分.
(2)为了研究某分泌蛋白的合成,向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放射性依次出现在核糖体→[③]内质网→[⑥]高尔基体→⑤→细胞膜及分泌物中.若3H标记的氨基酸缩合产生了3H2O,那么水中的H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COOH和-NH2(填写基团).
(3)此细胞不能(能或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判断理由是细胞高度分化,失去分裂能力.
(4)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细胞识别)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根据碳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见,碳循环具有的循环性特点.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和食物网.
(3)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光合作用;②表示的是捕食关系;④表示呼吸作用.参与过程④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等生物共同构成了群落.
(4)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后,大部分被地表吸收并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热量,如果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增多,则产生温室效应.从上图可知,减缓温室效应的最关键措施是:第一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增加CO2的吸收,第二严格控制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CO2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
(5)若图1中动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关系.设E种群干物质含量为5.8×109千焦,B种群干物质中的能量为1.3×108千焦,D种群干物质中的能量为1.5×108千焦,则A种群干物质的能量在3×107~1.76×108千焦之间.可见,伴随者物质循环进行的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通过计算,我们知道下一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一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有:①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量能量被呼吸消耗;②其次是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③还有少数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1表示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过几天后防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的增减情况如图2中A、B、C曲线所示,据图分析回答:

(1)枯草杆菌与草履虫之间构成捕食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又构成竞争关系.
(2)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枯草杆菌和双小核草履虫的数量变化情况.
(3)曲线C在c~d段下降的原因是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争夺食物,前者占优势,适者生存,后者被淘汰.
(4)曲线A在a~b段下降的原因是大草履虫加入后大量繁殖,导致枯草杆菌减少.
(5)研究人员将S1与S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与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A图与B图所示.
①S1种群与S2种群的关系是竞争.
②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T1、T2的交替变化,S1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C图,S2种群数量变化将会怎样?试在C图的坐标中表示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5101520253035
光照下吸收1.001.752.503.253.753.53.00
黑暗中释放0.500.751.001.502.253.003.50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0℃时比35℃时植物生长更快
B.不停地光照,该植物在所有实验温度下都能生长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日温30℃,夜温5℃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昼夜恒温时,温度在1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30℃时的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发菜和硝化细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自养生物
B.均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C.前者是高等植物后者是细菌
D.在生态系统中均属于生产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噬菌体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如图所示,该片段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组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
1961年,克里克等科学家用噬菌体做了如下实验:用诱变剂处理噬菌体的核酸.如果在上述片段的某两个相邻碱基对中间插入了一个碱基对,使得密码子顺序“…AUGCAUGUUAUU…”变成“…AUGCCAUGUUAU…”,得到的肽链就会除第一个氨基酸外全部错位.如果再减去一个碱基对,则使密码子顺序中的“UGU”后面减去一个“U”,变成“…AUGCCAUGUAUU…”,结果合成的肽链只有两个氨基酸与原来的不一样.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含有上述密码子顺序的分子是信使RNA,它是以上述基因的②链为模板合成的,此合成过程称为转录.
(2)科学家的实验中,在核苷酸链中插入或减去了“碱基对”,这种改变导致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通常情况下,噬菌体发生这种变异的场所最可能是细菌(或宿主细胞).
(3)克里克等科学家的实验证明了一个密码子是由信使RNA中三个相邻的碱基构成的.
(4)噬菌体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如果科学家先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含32P标记的噬菌体,则子代噬菌体中可能检测到放射性标记的物质是蛋白质和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信息的传递过程,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都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a传到c
B.若a表示下丘脑,b表示垂体,则c可能是甲状腺
C.若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为转录
D.若a表示抗原,b表示B细胞,则c表示T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