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如图是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⑤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B.当兴奋到达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该过程依赖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
C.神经递质可与图中①结合,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引起另一神经元的变化
D.图中④是线粒体,其内氧分压高,二氧化碳分压低

分析 分析题图:①是受体,②是离子通道,③是突触后膜,④是线粒体,⑤是神经递质.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解答 解:A、⑤是神经递质,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A正确;
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体现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B正确;
C、①是受体,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引起另一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C正确;
D、图中④是线粒体,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线粒体内氧分压低,二氧化碳分压高,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突触的结构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师范大学附中高二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A.Na+浓度 B.渗透压 C.K+浓度 D.O2 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省玉溪市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不属于过敏原的是

A.牛奶 B.结核杆菌 C.花粉 D.海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省玉溪市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省玉溪市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外液理化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三个主要方面

B.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试验编号探究课题选用材料与试剂
A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B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CpH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DpH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囊性纤维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在欧洲人群中,每2500个人中就有一 个人患此病.若一对健康的夫妇有一患有此病的孩子;此后,该妇女与一健康的男子再婚.再婚后该夫妇生一孩子患该病的概率是(  )
A.$\frac{1}{25}$B.$\frac{1}{100}$C.$\frac{1}{102}$D.$\frac{1}{6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甲所示为玉米的根尖细胞内物质的转化和转移路径图,其中I、Ⅱ表示场所,①~④表示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乙图为细胞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释放量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代表丙酮酸,B代表[H],D代表水; I、Ⅱ分别表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③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如用18O标记物质E,则一段时间后,物质C中可能(可能或不可能)出现18O.写出产生乙醇的反应式:C6H12O6$\stackrel{酶}{→}$2C2H5OH+2CO2+少量能量.
(2)在乙图中,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氧气的吸收量为a,细胞呼吸释放的CO2总量为b,当O2浓度在O~C(填字母或数字)范围内时,则a<b.
(3)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呼吸熵(RQ=释放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气体积)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的不同.测定发芽种子呼吸熵的装置如图丙.关闭活塞,在25℃下经20分钟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移动距离.设装置1和装置2的着色液分别向左移动x mm和y mm.x和y值反映了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装置1的小瓶中NaOH溶液用于吸收呼吸产生的CO2).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2%若测得x=180mm,y=50mm,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熵是0.72(保留两位小数).假设发芽种子仅进行有氧呼吸,根据呼吸熵数值可以推测有氧呼吸分解的有机物中除糖类以外还有其他有机物.
②为使测得的x和y值更精确,还应再设置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分别放入等量死的发芽种子和蒸馏水,设置对照装置的目的是于校正装置1和装置2内因物理因素(或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容积变化.
③假设发芽种子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全部为葡萄糖,在25℃下经20分钟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移动距离x=300mm,
y=-100mm(装置2着色液向右移动了100mm),则可推断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比例是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为提高茶叶品质,某研究小组对茶树做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研究小组将茶树苗置于与自然环境相同的温度、CO2浓度、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为使其进行光合作用,培养液中除水分外,还必须提供其生长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无机盐).研究发现,中午时分,由于气温升高,植物为减少水分散失,部分气孔关闭,导致胞间CO2浓度降低,进而引起净光合速率下降,该现象称为光合“午休”现象.
(2)研究小组为探究茶树与高秆作物玉米间行种植是否可缓解茶树的光合“午休”现象,做了如图实验:将该茶园均分为两块,分别标为A组、B组.其中A组不做处理,B组间行种植适量的玉米,对两组进行相同的栽培管理.该实验的因变量是胞间CO2浓度和茶树的净光合作用速率.
(3)该研究小组用茶树离体叶片作为实验材料,测定了叶片离体不同时间内相关数据的变化(气孔导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通过气孔的气体量),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叶片离体6min时,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大于/等于/小于)呼吸速率.
②据图可知,离体茶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气孔导度的下降,降低了CO2的供应,直接引起暗反应(CO2的固定)过程减慢,最终引起光合速率减慢;二是叶片离体一段时间内,由于离体叶片的蒸腾作用,导致叶片缺水,从而引起叶肉细胞光合速率下降.此时叶肉细胞利用CO2的能力下降(上升/下降),进而使胞间CO2含量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