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鉴定蛋白质时,将双缩脲试剂A、B液混匀,然后加入组织样液中摇匀、观察
②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可以用适宜浓度的盐酸代替蔗糖溶液
③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原理是利用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④在种群密度的调查中,常常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
⑤在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显微镜下看到的紫色边界就是植物细胞的细胞膜
⑥在高倍镜下可以看到蓝藻的叶绿体
⑦根据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来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A.2B.3C.4D.5

分析 1、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均产生二氧化碳.
2、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3、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条件有:①必须是活细胞;②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必须有浓度差;③植物细胞必须有大的液泡(成熟的植物细胞),且液泡最好有颜色便于观察.
4、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5、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且加入B液的量要少.

解答 解:①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向组织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B摇匀,且加入的双缩脲试剂B的量要少(只有3-4滴),①错误;
②盐酸会杀死细胞,不能代替蔗糖溶液,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②错误;
③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原理是利用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③正确;
④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④正确;
⑤由于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大的液泡和色素,使液泡呈紫色,所以,显微镜下看到的紫色边界就是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⑤错误;
⑥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⑥错误;
⑦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均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不能用此作为标准,⑦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种群数量的调查等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择的材料、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资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食物网较简单,因此,该农田生态系统的 能力较弱,其抵抗力稳定性也相应较低。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优势主要是实现

(2)秸秆利用后产生的废渣可以还田,其中的有机物可被 分解,产生的水、二氧化碳、无机盐可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而不能被家畜利用,可利用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对秸秆进行“糖化”, 为了计数并筛选出高效分解纤维素的菌株应将相应的土壤样品稀释液以 法接种于以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但该培养基还必需提供 等成分。

(4)在鼠与蛇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反应敏捷的蛇和跑得快的鼠均能很好的生存。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二者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信息传递能够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示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B.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C.HIV主要侵染细胞b,对⑤、⑥均有破坏作用

D.细胞e→细胞d→③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表示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种群是构成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和(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这届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出生率与死亡率,以及迁入率与迁出率.
(2)若某种群数量变化呈现图中“J”型曲线,其中群增长率随着时间的增加将不变(填“增大”、“变小”或“不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因环境阻力而减少的个体数,这种变化可引起种群的基因频率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生物进化.
(3)甲曲线是一个生物小组对一支试管中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统计后绘制成的曲线,则a点之后引起酵母菌下降的主要因素是营养物质的减少.在统计酵母菌数量时应采取的方法是抽样检测.将酵母菌数量的变化绘制成这种研究方法属于构建数学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从S型细菌中提取了DNA、蛋白质和荚膜多糖等物质,然后将它们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加入DNA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转化成了S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荚膜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都不发生这种转化.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
A.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DNA控制的
B.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可能进入了R型细菌的细胞中
C.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D.蛋白质和荚膜多糖等物质在该转化实验中,正好起了对照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遗传工程中,若有一个控制有利性状的DNA分子片段$\frac{\underline{\;ATGTG\;}}{TACAC}$,要使其数量增加,可进行人工复制,复制时应给与的条件是(  )
①ATGTG或TACAC 模板链 ②A、U、G、C碱基 ③A、T、C、G碱基 ④核糖 ⑤脱氧核糖 ⑥DNA聚合酶 ⑦ATP ⑧解旋酶⑨DNA水解酶.
A.①③④⑦⑧⑨B.①②④⑥⑦⑧C.①②⑤⑥⑦⑨D.①③⑤⑥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素延缓叶片衰老,乙烯能果实成熟
B.脱落酸能促进种子休眠,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
C.植物的顶端优势和向光性都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空内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人类多指基因(B)对正常的(b)是显性,白化病基因(a)对正常(A)是隐性,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而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几率分别是(  )
A.$\frac{3}{4}$、$\frac{1}{4}$B.$\frac{3}{4}$、$\frac{1}{8}$C.$\frac{1}{4}$、$\frac{1}{4}$D.$\frac{1}{2}$、$\frac{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若图是果蝇某条染色体上的一段DNA分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区域对应的两条单链分别为白眼基因和红眼基因
B.白眼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白眼基因位于细胞质内
D.白眼基因基本组成单位是4种碱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