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写出以下结构所代表的名称:

甲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乙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构成核苷酸的碱基共有5种.

分析 1、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
2、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①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

解答 解:据图分析:甲为脱氧核糖核苷酸,是DNA的基本单位;乙为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单位.构成核苷酸的碱基5种,如A、T、C、G、U.
故答案为:
DNA         RNA         5

点评 本题结合核苷酸的结构简图,考查核酸的知识,考生识记核酸的种类、组成和分布,明确DNA和RNA在组成上的异同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甲、乙、丙、丁、戊分别表示真核细胞中相关结构与功能的模式图.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用同位素标记的尿苷(尿嘧啶和核糖的结合物)培养甲图中的细胞,不久在细胞中发现被标记的细胞器除线粒体和叶绿体外,还有核糖体.
(2)丁、戊两图所示的生物膜结构分别存在于图甲中的⑤、④(填序号)中;乙、丙、丁、戊图所示的生理过程可发生在动物细胞中的是乙和戊;乙、丙、丁、戊图所示的生理过程可产生ATP的是丁和戊.
(3)图甲中的⑥具有的结构特点是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广东仲元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分泌蛋白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运输到细胞外

A.协助扩散 B.主动运输 C.胞吐 D.自由扩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同学们分组各搭建-个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提供材料数量不限),最终10个小组正确搭建出不同的DNA分子模型,这些模型的差异可能在于(  )
A.碱基序列不同B.磷酸与脱氧核糖的连接方式不同
C.多核苷酸链条数不同D.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关于下列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形成过程中产生2分子水B.该物质的名称叫三肽
C.形成该物质的氨基酸有3种D.肽键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CO-N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某人因感染而引起发烧,一般情况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B.在持续高烧期,病人机体产热速率等于散热速率
C.因机体体温升高,不利于病毒和细菌生存
D.由于体温升高,可能抑制了某些酶的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表示免疫系统调节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表示参与免疫调节的几个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是吞噬细胞细胞,②是T淋巴细胞细胞,两者间可以通过细胞直接接触而传递信息.
(2)②细胞活性下降,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其主要原因是淋巴因子分泌量减少,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不足.
(3)①②③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②.
(4)侵入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并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现象,红肿是组织液(填一种体液名称)增多的结果.③细胞分泌的物质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球蛋白).
(5)若细菌导致人体发热,此时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会进行调节,加速散热,此时患者会发冷,冷觉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合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合子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染色体  
②合子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③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中   
④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数目变为4N
⑤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细胞统一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胞都具有细胞质和细胞膜
B.所有细胞都具有DNA,说明细胞具有统一性
C.所有细胞内都含有糖原
D.用健那绿染液给细胞染色都能观察到蓝绿色的棒状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