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A、B、C、D、E五个小组除下表中所列处理方法不同外,其他操作步骤均相同,而且正确,但实验结果却不同.
组别实验材料提取核物质时加入的溶液去除杂质时加入的溶液DNA鉴定时加入的试剂
A鸡血蒸馏水95%的酒精(25℃)二苯胺
B菜花蒸馏水95%的酒精(冷却)双缩脲
C人血浆蒸馏水95%的酒精(冷却)二苯胺
D人血细胞2mol/L的氯化钠溶液0.14mol/L的氯化钠溶液双缩脲
E鸡血蒸馏水95%的酒精(冷却)二苯胺
(1)实验材料选择错误的组别是C、D,其原因是人的血浆中没有细胞结构,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选用这些材料得不到DNA或得到的DNA很少.
(2)实验步骤(不包括实验材料)均正确,但得不到DNA的组别是D.
(3)沸水浴中溶液颜色变蓝的组别是A、E;蓝色较淡的组别是A,其原因是冷却的酒精对DNA的凝集效果较佳,该组使用的是25℃的酒精.
(4)B组实验不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菜花细胞在蒸馏水中不能被破坏,得不到DNA(应采用研磨的方法).

分析 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
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在0.14mol/L的氯化钠中溶解度最低);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
2、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不同.
3、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解答 解:(1)人的血浆中没有细胞结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在这些材料中是不能得到DNA或得到的很少.
(2)提取核物质时应加入蒸馏水使细胞吸水涨破,去除杂质时应加入95%的酒精(冷却).
(3)冷酒精对DNA有较好的凝集效果,而该组中用的是25℃酒精,所以沸水浴后试管颜色变蓝的组别是A、E;蓝色较淡的是A.
(4)菜花细胞外有细胞壁起保护作用,在蒸馏水中不会破裂,所以不能得到DNA.
故答案为:
(1)C、D 人的血浆中没有细胞结构,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选用这些材料得不到DNA或得到的DNA很少 
(2)D
(3)A、E A 冷却的酒精对DNA的凝集效果较佳,该组使用的是25℃的酒精
(4)菜花细胞在蒸馏水中不能被破坏,得不到DNA(应采用研磨的方法)

点评 本题考查了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相关知识,包括粗提取、提纯、鉴定等,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难度适中.考生注意识记纯化提取DNA的方法的区别,可以利用酒精(DNA不溶,杂质溶)、高浓度的盐溶液(DNA溶,杂质不溶)、低浓度的盐溶液(DNA不溶,杂质溶)等分别去除杂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激素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当体内缺乏碘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的合成受阻,该元素进入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3)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增加,这是由于激素A、B的含量增加所致.这种生理过程是由神经和体液(激素)调节的.
(4)如果激素C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A、B含量的变化趋势是下降.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称为(生物)群落.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分解者,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物质循环(答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也得分).
(2)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
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处理蒙古栎红松白桦
未分解叶2.445.944.797.30
半分解叶7.209.428.715.23
①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或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灭菌 处理.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高于(或“大于”)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杨半分解叶最为喜好.由此说明叶片种类和分解(腐解)程度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蚯蚓的数量,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固定化酶中用到的反应柱,理解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和酶均可自由通过反应柱
B.反应物和酶均不能通过反应柱
C.反应物能通过反应柱,酶不能通过反应柱
D.反应物不能通过反应柱,酶能通过反应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有关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新鲜猪血代替鸡血做实验材料
B.所得到的含DNA的黏稠物应加入到0.14mol/L的NaC1溶液中继续提纯
C.提取含DNA的滤液可用菠菜加入一定量的洗涤剂和食盐进行研磨
D.在含DNA的NaC1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一段时间后溶液会变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一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④表示相关过程.图二、图三表示外界相关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b代表的物质名称是二氧化碳.②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①过程中产生的[H]在③过程中的作用是作还原剂.
(2)图一中(4)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是丙酮酸,它进入线粒体的条件是有氧气.
(3)如果在图二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将上升.乙~丙段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4)图三中,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最好控制光照强度为图二中的丁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图三中的25℃最佳.图三中5℃时的状态可用图二中乙点表示.
(5)某同学以新鲜的绿色植物叶片为材料,探究环境条件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请帮助他提出一个探究课题:探究温度(O2浓度)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需特别注意的是,该实验必须在无光(黑暗)条件下进行.
(6)写出图一中发生的两个主要生理过程的反应式:
①CO2+H2O$→_{叶绿体}^{光能}$(CH2O)+O2
②C6H12O6+6O2+6H2O$\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假如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瘟病(R)对易染病(r)为显性.现有一高秆抗瘟病的亲本水稻和矮秆易染病的亲本水稻杂交,产生的F1再进行测交,结果如图所示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由图可知F1的基因型为(  )
A.DdRr和ddRrB.DdRr和ddRrC.DdRr和DdrrD.ddR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野生东北虎保护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我国,东北虎的致危因素主要有是非法猎杀、栖息地的丧失与破坏、猎物的缺少等.根据图1和图2回答相关问题:

(1)图1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其中初级消费者是野猪、鹿、兔
(2)东北虎位于食物链的顶端,其领域里必须要有足够多的猎物才能维持其生存和繁衍,因为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特点.
(3)如果环境中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能分解,也不能排出体外,则该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后,便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积累.因此,通常生物所在的营养级越高,该有毒物质在其体内的积累量越大.
(4)图2是能量流经东北虎种群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东北虎的摄入量,B表示东北虎的同化量.那么,D、E依次表示东北虎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5)东北地区保存有大面积森林,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K值(或环境容纳量),野生东北虎种群恢复仍有希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如图1中甲场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物质a可能是ATP或者NADPH,物质c转变为(CH2O)需经历固定、还原两个过程.
(2)图示反应中,当突然停止光照,以下物质含量可能会突然减少的是A、B、D
A.物质a                B.物质b             C.三碳化合物
D.五碳化合物           E.ADP+Pi           F.(CH2O)
(3)如图2是探究光照强度对某水草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图,将该装置置于不同光强下得到如表实验数据,其中每格对应气体变化量是10μmol.装置中水草的呼吸速率是Aμmol O2•h-1,分析表中数据,在光强50μmol.m-2.s-1,装置中水草每小时产生的氧气量是C.
A.20μmol       B.60μmol        C.80μmol       D.120μmol
光强
(μmol.m-2.s-1
右侧刻度变化
(格/h)
02
506
10012
15018
20018
(4)从表中数据分析,该装置中的水草达到光合作用饱和时,对应的光强是D.
A.100μmol•m-2•s-1                 B.150μmol•m-2•s-1
C.200μmol•m-2•s-1                 D.无法精确确定
(5)为了实验数据更为精确,在实验实施中应如何设置对照组来校正物理等因素引起的误差?将装置中的水草改为同质量的消毒过的死亡水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置于各对应光强下,记录数据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