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地位和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植物通过细胞这一结构统一起来了,揭示了各种生物间有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B.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学说被列为十九世纪三大发明之一,它为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了基础
D.阐明了一切生物(包括动植物)都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论证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分析 细胞学说是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
内容: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
意义:证明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

解答 解:A、细胞学说提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A正确;
B、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正确;
C、细胞学说主要是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被列为十九世纪三大发明之一,它为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了基础,C正确;
D、它揭示了动植物均是由细胞构成的,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细胞学说的创立者、内容及意义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简单题.在此类题型中,注意不是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甘肃省高三第四次检测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将大肠杆菌放在含有同位素15N的培养基中培育若干代后,细菌DNA所有氮均含15N,它比14N分子密度大,然后将DNA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再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每隔4小时(相当于分裂繁殖一代的时间)取样一次,测定其不同世代细菌DNA的密度。实验结果DNA复制的密度梯度离心试验如下图所示。

(1)重带含有的氮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中带含有的氮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测定第四代DNA分子密度,含15N标记的DNA分子比例表示为________。

(3)如果将第一代(全中)DNA链的氢键断裂后再测定密度,它的四条DNA单链在试管中的分布位置应为________。

(4)上述实验表明,子代DNA合成的方式是______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稻谷中含量丰富的多糖是(  )
A.葡萄糖和麦芽糖B.淀粉和纤维素C.乳糖和麦芽糖D.蔗糖和麦芽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血浆蛋白    ④二氧化碳
⑤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⑥甲状腺激素的运输  ⑦精子进入输卵管  ⑧载体蛋白.
A.①③④⑥B.①②⑤C.②③④⑥D.③④⑥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
A.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B.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C.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B.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称性状分离
C.在相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D.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图1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A表示的是大气中的CO2库,在食物链中碳的流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以二氧化碳为主要形式进行.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F.
(2)图1中食物链上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它们的行为为对方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作用.
(3)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E(填字母)所固定的太阳能.
(4)若图1表示一农业生态系统,某学习小组对其进行考察发现:秸秆都是当做燃料,粪便、废水均作为肥料直接施入农田,由此造成能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病虫害传播、农业成本高等不良后果.利用秸秆生产“再生纤维共混膜”作为地膜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出现的问题.此膜可在自然条件下由图1中的C(填字母)催化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生长再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在复制过程中可能发生差错,但是这种差错不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
B.DNA的复制过程是先解旋后复制,且为半保留复制
C.在叶肉细胞中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D.DNA的复制过程,需要消耗ATP并且需要酶的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图1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增殖某时期模式图,图2是该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及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1)图2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1-4、9-13,A点的变化可表示的生理过程为受精作用.
(2)图1中含有16条脱氧核苷酸链,含有1个染色体组.
(3)图1所示细胞对应图2的时期是6,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卵细胞和极体或精细胞.
(4)如果图1中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F,结构4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f,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5)图3是某同学绘制的曲线图,但是忘记了标明纵坐标,只记得时期c对应图2中的时期11,那么图3纵坐标最可能代表的内容是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