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在细胞免疫中,引起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是(  )
A.记忆细胞B.效应T细胞C.浆细胞D.吞噬细胞

分析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没有进入细胞的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靶细胞)
作用方式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①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②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细胞免疫的作用
效应细胞效应B细胞效应T细胞
关系若细胞免疫不存在,体液免疫也将丧失.另外,对外来病原体进行免疫的时候并不是单一的起作用,而是两者结合起来起作用,只不过在起作用的时候分主次关系罢了.

解答 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抗原呈递给T细胞后,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能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活性,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免疫调节中免疫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试题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合肥第一六八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食物的摄入量,f表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c表示生物体内储存有机物

C.d中能量均未被该营养级生物同化

D.为提高羊肉的产量,应该提高图中c∕a的比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所示果蝇(2N=8)染色体上存在控制眼色的基因(A/a和B/b),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其基因分布如图所示.
(1)正常情况下,雄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含有2个Y染色体的细胞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此时该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该果蝇产生含有Ab配子的概率为0.
(2)此果蝇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A与b(或B)、a与B(或b)不能自由组合.
(3)已知果蝇红眼(D)对白眼(d)这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写出能根据果蝇后代眼色就识别出性别的亲本组合是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写表现型).
(4)用15N标记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并进行细胞培养,当某个细胞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时,其内含15N的染色体有8条.
(5)如将孵化后的长翅果蝇幼虫放在35-37℃环境下(正常培养温度为25℃)处理6~24h,结果培养出的成虫中出现了一定数量(雌雄皆有)的残翅果蝇个体,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由该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①温度变化导致果蝇翅型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②生物性状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如图是血糖调控模式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低血糖状态时,通过1→2→3使血糖恢复正常,其主要原因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B.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的原因是胰岛A细胞受损
C.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共同参与血糖调节,两者起协同作用
D.人体细胞膜上若缺乏胰岛素受体,可能导致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森林中生长着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这种分层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
A.温度B.湿度C.土壤D.光照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是某同学在模拟活动中建立的血糖调节模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甲是胰高血糖素B.激素乙的靶细胞可以是肌肉细胞
C.激素甲能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D.激素乙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酵母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常用的模式生物,生物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下列研究.请你根据他们的研究内容回答问题:
A.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1)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过程中,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要冷却至室温,才能加入已活化的酵母菌,原因是防止高温杀死酵母菌.
(2)如果在CaCl2溶液中形成的凝胶珠颜色过浅,说明固定化酵母细胞数目较少.
(3)本实验所用的固定化细胞方法是包埋法,固定化酶常用则不宜用此方法,原因是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4)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与直接接种酵母菌相比较有哪些优点?(说出两点)能多次重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B.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酒
(1)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来源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繁殖方法是出芽生殖.
(2)酵母菌异化作用的类型是兼性厌氧型;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酒的原理可用反应式:C6H12O6$\stackrel{酶}{→}$2C2H5OH+2CO2+能量表示.
(3)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4)若果汁中已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不能(能、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原因因为果酒发酵时的缺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且醋酸菌发酵条件是氧气充足.
(5)有一罐用葡萄糖液培养的酵母菌,由于混入氧气,酵母菌就有了两种呼吸类型.假使全部酵母菌都在分解葡萄糖,且两种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度相等.当罐内产生的CO2与酒精的mol数之比为2:1时,有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C.
A.$\frac{1}{2}$        B.$\frac{1}{3}$       C.$\frac{1}{4}$           D.$\frac{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浦东新区三模)某种酶是由419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切出5种不同长度的该酶片段,并分别测定其活性如图所示,分析该酶最可能具有活性的部是( )

A.第1号氨基酸到第43号氨基酸

B.第44号氨基酸到第85号氨基酸

C.第196号氨基酸到第419号氨基酸

D.第197号氨基酸到第302号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