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天使综合征(又称AS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患儿脑细胞中UBE3A蛋白含量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发育性疾病.研究发现,位于15号染色体上的UBE3A基因控制合成UBE3A蛋白.该基因在正常人脑组织中的表达活性与其来源有关:来自母方的UBE3A基因可正常表达,来自父方的该基因由于邻近的SNRPN基因产生的反义RNA干扰而无法表达,其过程如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UBE3A蛋白是泛素一蛋白酶体的核心组分之一,后者可特异性“标记”P53蛋白并使其降解.由此可知AS综合征患儿脑细胞中P53蛋白积累量较多,直接影响了神经元的功能.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另一途径是通过溶酶体(细胞器)来完成的.
(2)对绝大多数AS综合征患儿和正常人的UBE3A基因进行测序,相应部分碱基序列如下:
正常人:…TCAAGCAGCGGAAA…
患  者:…TCAAGCAACGGAAA…
由此判断,绝大多数AS综合征的致病机理是由于来自母方的UBE3A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而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
(3)研究表明,人体内非神经系统组织中的来自母方或父方的UBE3A基因都可以正常表达,只有在神经系统中才会发生UBE3A基因被抑制的现象,说明UBE3A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4)动物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出一条的个体称为“三体”.“三体”的性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三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①现产前诊断出一个15号染色体“三体”受精卵,其余染色体均正常.该“三体”形成的原因是参与受精过程的雌或雄配子发生异常所致.
②如果该受精卵是由正常卵细胞和异常精子受精形成,并且可随机丢失其中一条染色体而完成胚胎发育,则发育成AS综合征患者的概率是$\frac{1}{3}$(不考虑基因突变).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UBE3A蛋白由位于15号染色体上的UBE3A基因控制合成,该基因在人脑细胞中的表达与其来源有关:来自母方的UBE3A基因可正常表达,来自父方的UBE3A基因由于邻近的SNRPN基因产生的反义RNA干扰而无法表达.

解答 解:(1)UBE3A蛋白是泛素-蛋白酶体的核心组分之一,后者可特异性“标记”P53蛋白并使其降解.AS综合征患儿脑细胞中UBE3A蛋白含量缺乏,因此其中P53蛋白积累量较多.检测蛋白质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法.细胞内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溶酶体来降解.
(2)由于来自母方的UBE3A基因可正常表达,来自父方的UBE3A基因不能表达,再结合图2可推知,绝大多数AS综合征的致病机理是:来自母方的UBE3A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从而导致基因突变发生.
(3)研究表明,人体非神经组织中的来自母方或父方的UBE3A基因都可以正常表达,只有在神经组织中才会发生UBE3A基因被抑制的现象,说明该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4)①现产前诊断出一个15号染色体“三体”受精卵,其余染色体均正常,则该“三体”形成的原因是参与受精过程的雌或雄配子发生异常所致.
②如果该“三体”的受精卵是由正常卵细胞与异常精子受精形成的,其UBE3A基因全部正常.即三体的15号染色体中有两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由于受精卵可随机丢失一条15号染色体而完成胚胎发育,则剩下的两条15号染色体组成有两种情况:一条来自母亲,另一条来自父亲,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为$\frac{2}{3}$;两条15号染色体都来 自父方,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为$\frac{1}{3}$.如果两条15号染色体都来自父方,UBE3A基因无法表达,会导致AS综合症,因此受精卵发育成AS综合症的概率为$\frac{1}{3}$.
故答案为:
(1)多 溶酶体
(2)母 替换
(3)组织特异
(4)①雌或雄  ②$\frac{1}{3}$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细胞分化、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及原因;识记染色体变异的种类,能结合题中和图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调查发现以下两个家系都有相关患者,系谱图如图(已知Ⅰ3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Ⅱ10的基因型有6种可能
D.若Ⅱ9与Ⅱ10生育一个患甲病的男孩概率为$\frac{1}{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埃博拉病毒( EBOV)是一种只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该病毒由RNA和衣壳蛋白质等组成,呈长丝状;我国已成功研制出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临床研究表明埃博拉出血热康复者的血清在治疗疾病中基本没有什么作用.下列有关埃博拉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毒的衣壳蛋白质体现了抗原性,能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
B.由于埃博拉病毒为烈性病毒,故埃博拉出血热康复者血清中缺乏埃博拉病毒的抗体
C.埃博拉病毒作为抗原侵入人体,将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D.病毒核酸检测可运用分子杂交技术,其原理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甲、乙、丙及NAA等植物激素或激素类似物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皆为非蛋白质的小分子有机物
B.乙、丙最可能分别代表生长素和赤霉素
C.NAA引起染色体畸变形成无子果实
D.植物激素能进入靶细胞并催化细胞代谢中的特定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叶片脱落前将在叶柄基部形成一个离层区(如图甲),图乙表示叶柄离层细胞两侧(近基端和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与叶片脱落关系.,图丙表示乙烯促进离层细胞合成和分泌酶X的过程,酶X能够水解离层细胞的细胞壁导致叶柄脱落.请回答.

(1)图丙中a过程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b过程需要的工具是转运RNA.
(2)根据酶的专一性分析,酶X应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参与酶X合成和分泌过程,但不含核酸的细胞器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3)与乙烯上述作用类似的植物激素是脱落酸.
(4)当远基端生长素浓度小于或等于近基端生长素浓度时,叶柄脱落.已知生长素在叶柄内是从远基端向近基端进行极性运输,通过对如图分析,该运输过程对乙烯的合成有促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下表中甲、乙分别是分离两种土壤中微生物的培养基的配方,如图所示为相关分离过程,回答下列问题(注:水解酪素,即水解酪蛋白,由酪蛋白水解得到):
KH2PO41.4g纤维素粉5.0g
Na2HPO42.1gNaNO31.0g
MgSO4•7H2O0.2gNa2HPO41.2g
葡萄糖10.0gKH2PO40.9g
尿素1.0gMgSO4•7H2O0.5g
琼脂15.0gKCl0.5g
酵母膏0.5g
水解酪素0.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mL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1)从功能上看,甲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看,甲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其中提供氮源的物质是尿素.
(2)如果将乙培养基配制成固体培养基,则在该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是否都能分解纤维素?否.如果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以筛选出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菌株,同时透明圈越大(大、小),表示该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越强.
(3)为了计数微生物的数量,图丙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培养计数,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进行计数.其中前一种计数方法所得结果要比后一种计数方法所得结果小(大、小).
(4)一位同学利用如图的方法步骤在4个平板培养基上分别接种0.1mL土壤稀释液④,培养后菌落数分别为180、155、176、129个,则1mL原土壤样液①中微生物数量约为2.0×105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为人体反射弧模式图,图中所示的传出神经是(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表示“粮桑渔畜”农业生态系统基本模式图.生物小组对该池塘生态系统中5种不同生物A、B、C、D、E消化道内食物进行了分析,又请当地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见下表.

生物种类消化道内食物组成千克体重污染物含量/mg
某种杀虫剂
A鱼(甲)鱼(乙)7896
B河蚌水蚤、小球藻2557
C小球藻/35
D鱼(乙)水蚤1031
E水蚤小球藻515
(1)从能量流动的意义考虑,农田生态系统中除草、治虫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饲养家畜可以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产蛋率,这是利用了信息传递(或物理信息)的作用.
(3)表中生物可形成的食物链(网)为.若C中的能量不变,将B的食物比例由C:E=l:l调整为3:l,能量传递效率按l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B的能量是原来的1.69倍.
(4)分析上表,你认为这个池塘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重金属离子(汞)和杀虫剂污染.针对这一问题,你将提出什么样的保护或改善建议?防止重金属离子、杀虫剂等有害物质进人水体.
(5)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若违反整体性原理,就会出现“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在发展畜牧养殖业时要合理放牧,考虑环境承载力,遵循协调和平衡的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根据下列两个图回答问题:图一是分泌细胞(甲)分泌的某种物质(①)与靶细胞(乙)结合的示意图;图二为突触结构放大图:

(1)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甲、乙两种不同细胞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乙细胞观察不到染色体的原因是因为乙细胞已经发生了细胞的分化不再进行有丝分裂,所以看不到染色体.
(2)分泌细胞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受体.
(3)若甲表示胰岛A细胞,则①表示胰高血糖素,①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是核糖体、网质体、高尔基体、细胞膜.
(4)若分泌细胞为下丘脑细胞,那么靶细胞则为垂体细胞.
(5)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能否为垂体细胞?能.简要说出理由: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升高,会抑制垂体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6)图二所示突触由①②③(填标号)组成,兴奋在此部位传导的方向是单向性,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7)图二突触小体内靠近前膜处含有大量的突触小泡,小泡内递质的释放需要线粒体(细胞器)提供能量.小泡内递质的释放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