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细胞内基因的传递与变化 | B. | 细胞分化 | ||
C. | 细胞增殖 | D. | 细胞代谢 |
分析 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基础是细胞代谢,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细胞增殖、分化,生物遗传变异的基础是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改.据此答题.
解答 解:A、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改变是生物遗传变异的基础,A正确;
B、细胞分化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之一,不是遗传变异的基础,B错误;
C、细胞增殖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之一,不是遗传变异的基础,C错误;
D、细胞代谢是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生物遗传变异的基础,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大大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北京师大附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1表示将人成纤维细胞与小鼠细胞进行融合,获得部分杂种细胞的过程(注:杂种细胞中人类的染色体会随机丢失,各种杂种细胞保留人类染色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表1表示几种杂种细胞中基因的存在与人体染色体间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1 几种杂种细胞中基因的存在与人体染色体间的关系
杂种细胞系 | ||||||
A | B | C | D | E | ||
人体基因 | 1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人体染色体 | 1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1)图1中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因素有 (至少写出两种),再用特定的 培养基进行筛选,得到杂种细胞。
(2)培养杂种细胞时,根据细胞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严格配制培养基,此外经常会在培养基中加入 。培养过程细胞需置于含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 。
(3)假如每种杂种细胞只保留了人的1条染色体,从染色体组成的角度考虑,杂种细胞可能有 种。
(4)据表1 推测,第2染色体上有第 基因,可进一步证明萨顿的假说即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过程①中可通过注射性激素增加排卵数量 | |
B. | 过程④成功的条件之一是受体对供体胚胎没有排斥反应 | |
C. | 过程②在培养细胞的培养液中就可以完成 | |
D. | 过程③的培养液中一般不需要添加动物血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饲喂的饲料 | 普通饲料 | 低剂量M的饲料 | 中剂量M的饲料 | 高剂量M的饲料 |
血清中溶血素的相对含量 | 1.5 | 2.5 | 4.7 | 4.5 |
A. | 小鼠分泌溶血素过程依赖于T淋巴细胞膜的流动性 | |
B. | 小鼠成熟B淋巴细胞表面有识别绵羊红细胞的抗体 | |
C. | 溶血素导致绵羊红细胞溶解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 |
D. | 高剂量的M对小鼠免疫机能具有抑制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年龄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个体数 | 92 | 187 | 121 | 70 | 69 | 62 | 63 | 72 | 64 | 55 | 42 | 39 | 26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
B. | 群落中的生物具有直接关系或间接关系 | |
C. | 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生物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 |
D. |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