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有关遗传变异的下列四种说法,请你判断(  )
①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②三倍体无籽西瓜是不能遗传的变异
③高茎豌豆(Dd)产生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1
④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不对
C、至少有一种说法对
D、有一种说法不对
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孟德尔遗传实验,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专题:
分析:1、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
2、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其中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2)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3)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
解答: 解:①中心法则包括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此外还包括DNA的复制等过程,①错误;
②三倍体无籽西瓜是多倍体育种的结果,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②错误;
③高茎豌豆(Dd)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③错误;
④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改变就会引起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④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中心法则、染色体变异、减数分裂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识记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及结果;识记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其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关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具有染色质,真核细胞具有染色体
B、原核细胞没有核糖体,真核细胞有核糖体
C、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RNA,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
D、原核细胞没有核膜、核仁,真核细胞有核膜、核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大肠杆菌在一定量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液中的生长曲线,请回答:
(1)收获次级代谢产物的最佳时期是
 
,在第18~20h内,菌体繁殖了
 
代,此时期作为鉴定菌种的选材时期,是因为
 

(2)某同学用湿重法测大肠杆菌生长曲线,将一定量的大肠杆菌培养液用一张质量为a的定性滤纸过滤,收集菌体后称重(b),计算出菌体的湿重(b-a).请您对该同学的方法给以恰当的评价.
 

(3)请设计实验,初步研究大肠杆菌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
A、材料用具:菌种、牛肉膏蛋白胨培养液、试管、无菌滴管、振荡培养箱(温度可控)、显微镜、天平、载玻片、盖玻片、定性滤纸等.
B、方法步骤:①取8支试管,每管装入灭过菌的pH=7.0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液各5mL.
 

C、分析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中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递方向一致
B、兴奋产生时,兴奋部位的细胞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D、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的转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小组在调查人类先天性肾炎的家系遗传状况时,发现某地区人群中双亲都患病的几个家庭中女儿全部患病,儿子正常与患病的比例为1:2.对调查结果较准确的解释是(  )
A、先天性肾炎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
B、先天性肾炎是一种隐性遗传病
C、被调查的母亲中杂合子占
2
3
D、被调查的母亲中杂合子占
1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物是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C、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分布在染色体上
D、人体细胞内共有5种含氮碱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关于真核细胞中生命活动与能量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复制需要消耗ATP
B、光合作用的碳反应阶段需要消耗ATP
C、整个生物圈中光合作用产生的ATP比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少
D、细胞代谢所需的ATP可在细胞溶胶中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分化具有稳定性
B、分化后的细胞中核DNA都相同
C、分化后的细胞中蛋白质都不同
D、分化程度越高的细胞,全能性越受到限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称为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
 
,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
 

(2)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
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处理蒙古栎红松白桦
未分解叶2.445.944.797.30
半分解叶7.209.428.715.23
①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
 
.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
 
 处理.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
 
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
 
最为喜好.由此说明
 
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
 
的数量和种类,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