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由于S型菌中含控制荚膜多糖合成的基因进入R型菌内并整合到其DNA分子上,使这种R型菌能合成荚膜多糖,结果R型菌转化为S型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荚膜是生物膜的一种,其结构符合“流动镶嵌”模型
B.肺炎双球菌无染色体,因此上述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C.有无夹膜是肺炎双球菌的一种性状
D.上述实验可证明多糖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

分析 1、肺炎双球菌包括R型细菌和S型细菌,其中R型细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无毒性,而S型细菌含有多糖类的荚膜,有毒性.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 解:A、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围的一的一层粘液性物质,一般由糖和多肽组成,不属于生物膜的一种,A错误;
B、上述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
C、有无夹膜是肺炎双球菌的一种性状,C正确;
D、上述实验可证明S型菌中含控制荚膜多糖合成的基因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要求考生识记肺炎双球菌的特点;识记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的过程、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HIV侵入人体后只与T细胞相结合,是因为只有T细胞表面含有CCR5的特殊蛋白质(由CCR5基因编码).某医疗团队从一名天生具有HIV抵抗力、且CCR5基因异常的捐赠者(甲)身上取得骨髓,并将其移植到一名患有白血病、并患有HIV(感染HIV十多年)的患者身上.结果不但治愈了白血病,而且彻底清除了患者身上的所有HI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只通过增殖就能产生血细胞补充到血液中

B.艾滋病患者肿瘤的发病率大大上升,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下降

C.艾滋病患者的HIV不侵染B细胞,是因为没有编码CCR5的基因

D.捐赠者(甲)感染HIV后,能够发生体液免疫,不能发生细胞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甲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与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的曲线图.请据图冋答:

(1)获取较纯净的细胞膜最好选用的细胞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原因是该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2)甲图中②是指蛋白质(膜蛋白);构成细胞膜基本骨架的结构是③(填写标号).构成细胞膜的③分子与相邻分子间每分钟换位可达100万次,这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一定的流动性)的特点.
(3)图乙中曲线①反映出物质运输速率与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有关,曲线②Q点时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有载体数量和能量.
(4)甲图中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①(填写标号).细胞癌变时该物质含量减少.
(5)人的小肠上皮细胞可以吸收葡萄糖而不吸收比葡萄糖分子量小的木糖,这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②都需要酶            
③都需要氧
④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
A.①②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现有4种纯系果蝇,②③④的特殊性状及基因所在染色体如上表,其它性状与野生型相同.若研究自由组合定律,先选择以上材料(写出编号及基因型)故亲本杂交得到F1,再让F1雌雄果蝇交配得到F2.若验证果蝇红眼对白眼显性及基因在X染色体上,用一只F1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测交,测交子代♀红眼:♀白眼:♂红眼:♂白眼=1:1:1:1,据此还不能证明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利用测交子代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杂交实验,补充证明以上结论.
果蝇纯系①野生型雌、雄②白眼型雌③黑身型雄④残翅型雌
特殊性状灰身B黑身b
长翅V残翅v
红眼D白眼d
染色体XIIII
实验1的杂交组合:♀白眼×♂红眼(写表现型).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红眼,雄性都表现为白眼.
实验2: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组合和预期实验结果(遗传图解写在答题卷的方框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表所示的表格分别是某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
实验步骤分组甲组乙组丙组
①新鲜淀粉酶溶液1mL1mL1mL
②可溶性淀粉溶液5mL5mL5mL
③控制温度0℃60℃90℃
④将新鲜淀粉酶溶液与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后分别相应温度下保藏一段时间后再混合,然后再分别保温.
⑤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剩余量
(1)在实验中,pH属于无关变量.
(2)第⑤步最好选用碘液(试剂)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剩余量.
(3)如将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不科学,为什么?因为温度会直接影响H2O2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某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若Ⅰ-2无乙病基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乙病为性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II-3是纯合子的概率为$\frac{1}{8}$
D.设Ⅱ-4与一位正常男性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为$\frac{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1表示渗透作用装置,长颈漏斗的漏斗口外密封上一层玻璃纸(只允许水分子通过),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装置溶液为A、a浓度分别眼红MA、Ma表示;图2表示的是“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过程中的一个细胞.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如果A、a均为蔗糖溶液,且开始时Ma大于MA,渗透平衡时Ma>MA(填>、=、<),图2中相当于图1中玻璃纸的结构叫原生质层,是由①②③(填图2中的标号)组成.
(2)图2中,实验最好选取紫色洋葱磷片叶的外(填“外”或“内”)表皮细胞,理由是外表皮细胞具有紫色的大液泡,易于观察.
(3)将实验材料放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处于渗透平衡状态的细胞,如图2所示,此时细胞液浓度=(填“>”、“=”或“<”)外界蔗糖溶液.⑤中的物质是蔗糖溶液(填“空气”、“水”或“蔗糖溶液”),原因是结构⑥具有全透性.
(3)若图2为实验材料有放到清水中观察到的一个细胞,此时细胞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状态,细液泡的颜色将逐渐变浅,细胞的吸水能力将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科研人员对某板栗园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连续七年监测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变化,结果如图,由此推断(  )
A.这两种蜂可能属于同一食物链中的相邻两个营养级
B.栗瘿蜂的种群数量在未来五年将继续减少
C.该生态系统中,长尾小蜂的K值是5.5×103
D.这两种蜂数量的增多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