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为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的模板是脱氧核糖核酸,原料是氨基酸

B. 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由一种tRNA转运

C. 核糖体移动的方向从左向右

D. 中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合成的多肽链的结构不一定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其中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②③④⑤都是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肽链,控制这四条多肽链合成的模板相同,因此这四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相同;是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该过程的模板是mRNAA错误;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几种tRNA转运,B错误;根据多肽链的长度可知,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C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若中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后,其控制合成的多肽链的结构不一定发生改变,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B. 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 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D. 生长素从幼苗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般来说,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

A. DNA B. DNA和RNA C. RNA D. DNA或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多肽链中,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替换。下图是该病的病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DNA上的碱基对发生改变,此种变异称为____________

(2)图中②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____________原则,合成mRNA的过程,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该过程的场所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③过程称为____________,完成该过程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4)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为GAA或GAG,组氨酸的密码子为CAU或CAC,天冬氨酸的密码子为GAU或GAC,缬氨酸的密码子为GUA、GUU、GUC或GUG。图中氨基酸甲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若蛋白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N02)羧基端的肽键,蛋白酶2作用于赖氨酸(C6H14N202)两侧的肽键,某四十九肽经酶1和酶2作用后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此多肽有含2个赖氨酸

B. 苯丙氨酸位于四十九肽的17、31、49位

C. 短肽D、E比四十九肽的氧原子、N原子数均少2个

D. 适宜条件下酶1和酶2同时作用与此多肽,可形成4条短肽和1个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中,鹰每增加1kg有机物体重,问至少需要草多少kg?(  )
A.125
B.75
C.7500
D.10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图一示意甲、乙两种植物整个植株随光照强度变化O2吸收量及释放量的变化;图二示意某光照条件下甲植物水环境中CO2浓度变化O2吸收量及释放量的变化;图三表示乙植物叶片细胞内C3相对含量在一天24h内的变化过程。假设实验过程中两种植物呼吸速率保持不变,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二中,与甲植物相比,乙植物适于在_______光照条件下生活;图二中E点的含义是_______

(2)现将图一实验中的浓度由图二中的G点浓度下降到F点所示的浓度,则要图一中的D点将________移。

(3)对乙植物来说,当光照强度为4千勒克斯时,一个叶肉细胞中气体交换情况对应下图中存在的箭头有(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三可知,有机物合成终止于___________点。其中G点时C3含量极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实线表示向淀粉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唾液淀粉酶后,还原糖的产生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某同学现取三支试管,均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和唾液淀粉酶后,再分别加入适量的蛋白酶、适量的唾液淀粉酶和一定量的淀粉,三支试管中的反应曲线依次为(  )

A. ②③① B. ①③② C. ①②③ D. 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基因工程技术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用于

A. 目的基因的提取和导入 B. 目的基因的提取和检测

C.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和导入 D. 目的基因的提取和与运载体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