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甲病由显性基因控制,Ⅱ7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若仅考虑乙病和丙病,Ⅱ6的基因型是DDXBXb
C.若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Ⅱ6在减数分裂的后期I发生了基因重组
D.若Ⅲ15是乙病携带者且为丙病携带者的概率1/100,则Ⅲ15和Ⅲ16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约为1/4
【答案】D
【解析】
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和综合性,考查了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以及基因连锁交换等相关知识。分析系谱图:“甲病是伴性遗传病”,且具有“父患女必患”的特点,说明甲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6和Ⅱ-7都不患乙病,但他们有患乙病的儿子,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又已知“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因此乙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10和Ⅲ-11都不患丙病,但他们有一个患该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A、根据分析,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分别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A错误;
B、根据1号只患甲病,故基因型为XABY,1号的XAB染色体传递给6号,同时根据12号只患乙病的男孩,说明基因型为XabY,而12号中的X染色体也来自6号,因此6号的基因型为DDXABXab或DdXABXab,只考虑乙病和丙病,则其基因型是DDXBXb或DdXBXb,B错误;
C、Ⅱ-6基因型是DDXABXab或DdXABXab,由于其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两条X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换,产生XAb的配子,所以Ⅲ-13患两种遗传病,C错误;
D、根据题意可知,15号的基因型为1/100 DdXaBXab,16号的基因型为1/3 DDXaBY或2/3 DdXaBY,单独计算,后代患丙病的概率=1/100×2/3×1/4=1/600,正常的概率=1-1/600=599/600,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4,正常的概率为3/4,因此Ⅲ-15和Ⅲ-16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599/600×1/4+1/600×3/4=301/1200≈1/4,D正确。
故选D。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染色体外DNA:癌基因的载体
人类DNA通常形成长而扭曲的双螺旋结构,其中大约30亿个碱基对组成了23对染色体,并奇迹般地挤进每个平均直径只有6微米的细胞核中。在真核生物中,正常的DNA被紧紧包裹在蛋白质复合物中。为了读取DNA的遗传指令,细胞依靠酶和复杂的“机械”来切割和移动碎片,一次只能读取一部分,就像是阅读一个半开的卷轴。过去,科学家们大多是依靠基因测序,来研究肿瘤细胞DNA里的癌基因。最近在《Natur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新研究表明,在人类肿瘤细胞中发现大量如“甜甜圈”般的环状染色体外DNA(ecDNA,如图中黑色箭头所指位置)。科学家们指出,ecDNA是一种特殊的环状结构,看起来有点像细菌里的质粒DNA。这类独立于染色体存在的环状DNA在表达上并不怎么受限,很容易就能启动转录和翻译程序。在人类健康的细胞中几乎看不到ecDNA的痕迹,而在将近一半的人类癌细胞中,都可以观察到它,且其上普遍带有癌基因。ecDNA上的癌基因和染色体DNA上的癌基因都会被转录,从而推动癌症病情的发展。但由于两类癌基因所在的位置不同,发挥的作用也无法等同。
当癌细胞发生分裂时,这些ecDNA被随机分配到子细胞中。这导致某些子代癌细胞中可能有许多ecDNA,细胞中的癌基因也就更多,这样的细胞也会更具危害;而另一些子代癌细胞中可能没有 ecDNA。癌细胞能够熟练地使用ecDNA,启动大量癌基因表达,帮助它们快速生长,并对环境快速做出反应,产生耐药性。研究还发现,ecDNA改变了与癌症相关基因的表达方式,从而促进了癌细胞的侵袭性,并在肿瘤快速变异和抵御威胁(如化疗、放疗和其他治疗)的能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相比起染色体上的癌基因,ecDNA上的癌基因有更强的力量,推动癌症病情进一步发展。
(1)请写出构成DNA的4种基本结构单位的名称_____________。
(2)真核细胞依靠酶来读取DNA上的遗传指令,此时需要酶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写以下选项前字母)
a.解旋酶 b.DNA聚合酶 c.DNA连接酶 d.RNA聚合酶
(3)依据所学知识和本文信息,指出人类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内DNA的异同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中信息,解释同一个肿瘤细胞群体中,不同细胞携带ecDNA的数量不同的原 因_________。
(5)依据所学知识和本文信息,提出1种治疗癌症的可能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中,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进行制片后漂洗时在载玻片一侧滴加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
B.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成高倍镜观察
C.图乙细胞所处时期发生DNA复制及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D.图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图甲细胞中的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表明从母瘤分离脱落的癌细胞首先要与正常细胞粘附才能转移。 为研究不同浓度物质 X 对癌细胞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粘附的影响,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 材料与用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材料与用具:培养瓶若干个、液体培养基、300μg/ml 的物质 X、癌细胞细胞株、内皮细 胞悬液、CO2 培养箱、PBS 溶液(用于洗去未粘附的细胞)
(要求与说明:物质 X 用液体培养基配制,不考虑培养液成分变化对培养物的影响;实 验条件适宜)
(1)实验思路:
①取培养瓶若干个均分为三组,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液体培养基和内皮细胞悬液, 置于 37℃的 CO2 培养箱中培养 24h,使培养瓶中铺满单层内皮细胞。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同时分别取等量的癌细胞转入上述培养瓶中。置于 37℃的 CO2 培养箱中培养一段 时间。
④用 PBS 溶液洗去未贴壁的细胞,测定相关值并计算细胞粘附率。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正常对照组的粘附率为 10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加入物质 X 后,癌细 胞与内皮细胞间的粘附率明显降低,且 X 浓度越高,癌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粘附率 下降越明显。请绘制柱状图表示上述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分析与讨论
①实验用的癌细胞细胞株可以通过_____法建立。获取癌细胞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癌细胞株,将癌细胞转入含内皮细胞的培养瓶后所进行的培养称为______________ 培养。
②导致癌细胞从母瘤分离脱落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可推测: 物质 X 可能是通过减少肿瘤细胞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率,来达到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减肥与健康
肥胖症本身并不致命,但肥胖会带来一系列的代谢问题:肥胖者比普通人更容易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容易患高血压、血脂紊乱及糖尿病。在肥胖问题持续加重以及国内不断提高的爱美和健康意识,国人开始关注健康减肥,生酮饮食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
生酮饮食是一种能比较快速地减轻体重,尤其是减少体脂率的饮食方式。它的饮食特点是高脂肪、适量蛋白、低碳水化合物。正常情况下机体主要靠糖类来供应能量,在生酮饮食中糖类摄入量很少,使机体的由糖类供能转变为脂肪供能。
当人体需要脂肪供能时,脂肪酶作用于脂肪将其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进入血液中,在氧气充足时被活化,生成脂酰辅酶A后被转运到线粒体中,发生氧化后生成乙酰辅酶A,进入柠檬酸循环最终释放能量(合成ATP),这部分能量占脂肪供能的95%。
需要注意的是柠檬酸循环中脂肪酸与糖类是同步协作供能的,缺一不可:当体内脂肪分解过多,糖类较少,脂肪酸氧化生成的乙酰辅酶A会因为无法进入柠檬酸循环而大量积聚。为维持人体供能,肝脏会将乙酰辅酶A转化为酮体——约30%乙酰乙酸,60%~70%的β-羟丁酸和极少量的丙酮,这三者统称为酮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酮体的产生是人体自然保护机制,合成的酮体会及时被其他组织消耗,但当酮体生成的量超过组织细胞的利用能力时,血液中酮体浓度过高,血液酸碱平衡会被破坏,从而引起酸中毒,称为酮症酸中毒。因此生酮饮食虽减脂效果较好,但仍需慎重选用。
(1)在文中涉及到的能源物质有________,通过细胞呼吸过程,将_______________等有机物分解产生的能量用于合成___________,为生物体供能。
(2)结合本文分析,图中脂肪分解产生酮体发生①过程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结合酮体的物质组成分析可知,在______(有/无)葡萄糖参与脂肪代谢时,脂肪代谢产生能量更多。
(3)现网上流传一份生酮饮食食谱,10天瘦3公斤,其食谱如下
早餐:半个西柚、两个鸡蛋、腌肉
午餐:半个西柚,蔬菜沙拉,肉类
晚餐:半个西柚,蔬菜沙拉,肉类
该食谱中缺少富含_____(有机物)的食物,该食谱不能长期食用的理由是______。
(4)正常情况下,人体酮体含量很低尿液中是测不到的,当酮体大量产生时,多余的酮体会随尿液排出,可用尿酮试纸检测。某人在按(3)中食谱进行减肥的同时用尿酮试纸监测酮体产生量,下图为比色卡说明,若持续检测到紫色色块产生,他应采取哪些措施。
颜色 |
|
|
|
|
|
说明 | 浅黄色表示阴性,尿液中不含酮体,随着颜色的加深,表明体内酮体含量增多 |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玉米在适宜光照下,不同高度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和日变化情况,科研人员进行相关实验得到图1结果,再取某一高度的叶片测定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情况,结果如图2所示,请分析回答:
(1)限制高度15叶片光合速率的因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于图2实验的叶片取自高度为________的叶片。
(2)图2中 10点至12点,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点至14点,净光合速率继续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胞间CO2浓度的因素除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一叶片在12点和16点时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光强度是否相等?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和将葡萄糖运出细胞的过程示意图。其中●、▲的个数代表分子(离子)的浓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人此细胞,需要消耗ATP
B. 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从此细胞中运出,不需要消耗ATP
C. 钠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人此细胞,需要消耗ATP
D. 载体■和载体◆的组成单位相同,但结构有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对“○”中所对应含义的解释,正确的有几项( )
①图甲中“A”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即腺苷
②图丙和图丁中的“A”分别表示DNA和RNA的单体之一,但是其碱基种类相同
③图甲中两个高能磷酸键断裂后形成的腺苷一磷酸等同于图乙所示化合物
④图丙和图丁中单体种类共有8种,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中只有图丁中的4种单体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的物质和能量变化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________,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5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黑暗条件下,物质b生成CO2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光照适宜条件下,给该植物提供适量的H218O,一段时间后在生成的糖类中检测到放射性,则18O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已知d、c分别表示不同气体进出细胞的过程,若外界的光照强度恰好是该植物的光补偿点(植株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此时植株的叶肉细胞只存在________(填c、d或c和d),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