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对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进行比较,它们的主要区别发生在(  )
A.前期和末期B.间期和中期C.前期和间期D.中期和末期

分析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间期相同点染色体复制(蛋白质合成和DNA的复制)
前期相同点核仁、核膜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不同点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
中期相同点染色体的着丝点,连在两极的纺锤丝上,位于细胞中央,形成赤道板
后期相同点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染色单体为0,染色体加倍
末期不同点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相同点纺锤体、染色体消失,核仁、核膜重新出现

解答 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主要发生在前期和末期:
(1)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过程不同:动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的;植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
(2)末期细胞质的分开方式不同:动物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明确两者的区别在于前期和末期,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①②③④B.①⑤③②C.⑤④③②D.⑤④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测交后代的种类和比例是由下列哪一项来决定的(  )
A.亲本的基因型B.F1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C.隐性个体的配子D.显性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光合作用是多位科学家通过实验逐步发现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
B.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可以产生氧气
C.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证明氧气由叶绿体释放出来
D.卡尔文用14C标记CO2探明了光合作用中C的转移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为牛胚胎性别鉴定和分割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结构名称:A囊胚腔;C滋养层;D内细胞团;
(2)写出甲、乙、丙过程的技术名称:甲胚胎分割;乙做DNA分析性别鉴定;丙胚胎移植;进行乙过程时,所取的样本是滋养层.
(3)进行甲过程时,所使用的基本仪器是显微操作仪和实体显微镜,本过程的技术关键是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4)尽管胚胎分割技术在多种动物中取得成功,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刚出生的动物体重偏轻,毛色和斑纹上还存在差异等,同时很难取得同卵多胎,成功率较高的是同卵双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从自然菌样筛选较理想的生产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

(1)下面两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
获得图1效果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获得图2效果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
(2)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pH调整,接种前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表示一个二倍体动物细胞进行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及DNA数目的变化,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图中两曲线重叠的各段,每条染色体都不含染色单体
B.在BC段和HI段都能发生染色体的复制
C.在AG段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HQ段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D.在ED段和LM段,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植物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含有DNA的细胞器有(  )
①叶绿体②线粒体③核糖体④细胞核.
A.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主要区别是(  )
A.需要不同的酶参加B.能不能彻底分解有机物
C.能不能释放能量D.有没有CO2释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