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说—演绎法的一般程序是( )
A.个案研究—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归纳综合
B.个案研究—综合比较—提出假设—归纳结论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D.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枣阳市高三上学期开学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如下表:
注射激素 | 注射后的反应 |
a激素 | 低血糖,甚至昏迷 |
b激素 |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 |
c激素 | 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 |
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依次是()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省高一文下期末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则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多少条( )
A.46、23、23 B.46、46、23
C.0、46、0 D.0、46、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省高一理下期末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生物育种技术操作合理的是( )
A.用红外线照射青霉菌能使青霉菌的繁殖能力增强
B.年年制种推广的杂交水稻一定是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
C.单倍体育种时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其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红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的作物只要杂交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省高一理下期末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实验小组做了两组实验,甲组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32P标记的细菌;乙组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则甲乙两组新产生的众多噬菌体中的元素情况分别为
A. 甲:全部含有32P和35S;乙:部分含有32P和35S
B. 甲:部分含有32P,全部含有35S;乙:全部含有32P,全部不含35S
C. 甲:全部含有32P,全部不含35S;乙:部分不含32P,全部含有35S
D. 甲:部分含有32P,全部不含35S;乙:全部含有32P,全部含有35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贵州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已知果蝇有灰身(A)与黑身(a)、长翅(B)与残翅(b)、刚毛(F)与截毛(f)、细眼(D)与粗眼(d)等相对性状。下图为某果蝇的四对等位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图,其中II、III、IV分别表示果蝇体细胞内的三对常染色体,X、Y表示性染色体。
(1)该果蝇体细胞内有 对同源染色体染色体.
(2)该果蝇的基因型为 ,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它进行减数分裂可以产生 种配子.
(3)将基因型为AaBb雌果蝇与aabb的雄果蝇进行测交,出现了四种表现型,其原因是 。
(4)将纯合灰身与纯合黑身杂交得F1,在F1雌雄果蝇杂交产生F2时,由于某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含a基因的雄配子有一半死亡,则F2中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贵州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在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染色体行为是( )
A.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
B.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C.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高二上开学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Ⅰ、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1)从上图可知,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乙病遗传方式为 。
(2)若II—2和II—3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 。
(3)若该家系所在的地区的人群中,每50个正常人当中有一个甲病基因的携带者,II—4与该地区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男孩的几率是 。
Ⅱ、下列甲、乙示意图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丙图表示遗传信息流的中心法则图解,下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图及丙图c过程中所需的原料分别是 、 、 。
(2)d过程需要 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A.胸腺嘧啶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