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若要验证ATP能否使一离体的新鲜骨骼肌发生收缩现象,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待肌肉本身ATP消耗后再进行
B、可滴加葡萄糖溶液作为对照实验
C、先滴加葡萄糖溶液,后滴加ATP溶液
D、先滴加ATP溶液,后滴加葡萄糖溶液
考点: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专题:
分析:验证ATP能否使一离体的新鲜骨骼肌发生收缩实验:
(1)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ATP“,因变量是“电刺激看新鲜肌肉是否收缩”.  
(2)实验要分两组,一组加入ATP溶液,一组加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也可采用自身对照,即先加生理盐水,再加ATP.实验时要先对新鲜肌肉进行电刺激,以消耗掉原有的ATP.  
(3)实验是验证ATP能否使一离体的新鲜骨骼肌发生收缩,而不是探究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是ATP还是葡萄糖.
解答: 解:A、实验时要先对新鲜肌肉进行电刺激,以消耗掉原有的ATP,符合实验要求,A错误;
B、实验要分两组,一组加入ATP溶液,一组加入葡萄糖溶液作为对照,符合实验要求,B错误;
C、可采用自身对照,即先加葡萄糖溶液,再加ATP,符合实验要求,C错误;
D、实验是验证ATP能否使一离体的新鲜骨骼肌发生收缩,不能先滴加ATP,不符合实验要求,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脂肪是生物体中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是生物体中主要的能源物质,ATP是生物体所需能量的直接能源物质,根本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萤火虫发光是由体内荧光素酶催化系列反应所产生的现象.如果荧光素酶存在于植物体内,也可使植物体发光.一直以来荧光素酶的唯一来源都是从萤火虫腹部提取.但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位科学家成功地通过转基因工程实现了将荧光素酶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体内,并在大肠杆菌体内产生荧光素酶.请你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此转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是
 
,具体操作过程中下图所示的粘性末端是由
 
种限制性酶作用产生的.

(2)在上述过程中需要多种酶的参与,其中包括限制酶、DNA聚合酶和
 
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体内需要运载体的帮助.选取运载体时不必考虑的是
 

A.能够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稳定保存    B.具有特定的限制酶切点
C.具有与目的基因相同的碱基片段      D.具有某些标记基因
(4)本实验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最常用的运载体是
 

A.质粒      B.动物病毒      C.噬菌体      D.植物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分别具有显性和隐性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其子代显性和隐性个体之比为101:105.以下哪项推论是正确的(  )
A、两个亲本都有显性基因
B、两个亲本都有隐性基因
C、一个亲本只有显性基因
D、前三项推论都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甲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图丙呈现的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一物质的形态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②③④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进行实验获得图乙结果时需要利用图甲
 
区细胞(填标号)为材料,该区细胞特点是
 

(2)在a和c两时期,
 
催化mRNA分子合成,在e时期,最活跃的细胞器是
 

(3)丙图②③表示的生理变化过程分别发生在图乙的
 
阶段(填文字).
(4)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即使操作正确,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主要原因是
 

(5)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后,以下是某小组“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
(一)解离:剪取洋葱根尖2~3mm,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体积比为1:1)的培养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二)染色:把根尖放在盛有甲基绿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
(三)漂洗:将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漂洗约10min.
(四)制片: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将根尖放在中央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然后盖上载玻片进行观察.
请指出“实验报告”中的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中图一表示的是八月份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棉花植株CO2的吸收和释放曲线;图二表示棉花叶肉细胞两种细胞器的四种生理活动状态.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a点所对应的生理活动是4
B、植物有机物积累的最多的时候是g点
C、h点时,CO2的浓度达到最高
D、e点时C5和ATP的含量比d点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H2O2在不同的条件下被分解的曲线.该图说明了(  )
A、酶具有专一性
B、酶具有高效性
C、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D、酶在温和的条件下就能起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用绿豆发豆芽,1kg绿豆可以发5kg豆芽.在这一过程中,有机物和水分含量的变化分别是(  )
A、有机物变少,水分变多
B、有机物变多,水分变少
C、有机物变多,水分变多
D、有机物和水分的含量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能把细胞中的DNA染色的物质是(  )
A、健那绿B、吡罗红
C、甲基绿D、苏丹II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稻鱼共生系统“在中国历史悠久.在此系统中,鱼类如鲤鱼通过冲撞稻秧,导致稻飞虱等害虫落入水中并食之,或使清晨水稻叶片露水坠入水中减少稻瘟病原孢子产生和菌丝体生长,降低对水稻危害;鱼的游动,又可引起水浑浊,抑制水中杂草的生长.水稻在给鱼类提供食物(昆虫和水稻叶片)的同时,还能够抵挡烈日照射,降低表层水温;水稻能够利用氮素,降低水中铵盐浓度,为鱼类生长创造良好环境.此外,鱼还能以稻田底栖的动物、水生昆虫和浮游生物为食.
材料二:科研人员对稻鱼系统、水稻单种系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处理调查农户(户)农药投入
(kg?hm-2
农药使用次数(次)水稻产量
(kg?hm-2
鱼产量
(kg?hm-2
稻鱼系统1237.363.16364.51438.34
水稻单种11110.496.56548.66--
(1)在该“稻鱼共生系统”中,水稻、杂草、浮游植物的功能是
 
,鲤鱼与稻飞虱的关系为
 

(2)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用箭头表示该“稻鱼共生系统”中图示成分之间的碳元素流动途径.
(3)与水稻单种系统相比,稻鱼系统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
 

(4)图为能量流经稻田中鲤鱼种群的示意图,若图中C表示鲤鱼自身呼吸消耗量,则D中能量的去向是
 

(5)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对该水稻系统进行了参观调查后,提出了在稻田中适当增加肉食性鱼数量,减数植食性鱼数量的建议.请分析,他们提出此建议的依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