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某小岛上部分原种蜥蜴通过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演化成蜥蜴新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蜥蜴原种经历的可遗传变异类型可能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该小岛上的蜥蜴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
C.隔离是蜥蜴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蜥蜴原种与蜥蜴新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控制有利性状的基因从而保留有利性状

分析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隔离导致新物种的产生;自然选择过程中保存有利性状,淘汰不利性状;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

解答 解:A、可遗传变异类型可能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A正确;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B正确;
C、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正确;
D、自然选择过程中保存有利性状,淘汰不利性状,直接作用于生物的表现型,D错误.
故选:D.

点评 考查物种的概念与形成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对该考点知识的掌握,考查了考生的识记能力、回答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取自同种生物不同类型的正常体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图所示.关于此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基因1~8中只有一个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则该基因最有可能是基因2

B.图中7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

C.图中7种细胞理论上都具有全能性,经合适条件诱导可在生物体内实现全能性

D.此图可用于说明细胞分化的本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再与N-1-奈基乙二铵反应生成的溶液呈(  )
A.玫瑰红B.蓝色C.砖红色D.橘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在有丝分裂前期仍可被观察到B.②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
C.③是细胞的遗传控制中心D.④是核酸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B.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
C.红细胞通过消耗ATP吸收血浆中的葡萄糖
D.吞噬细胞可以通过胞吞摄取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图1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甲、乙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其中数字代表过程,A、B、C代表物质);图2表示当光照和CO2浓度足够的条件下,温度对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中实线表示光照时CO2的消耗量,虚线表示黑暗时CO2的产生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甲过程发生的场所为叶绿体,该生理过程的能量变化为光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乙过程中A消耗于该过程的第三阶段,其发生的场所为线粒体内膜.乙过程产生的水,,其氢的来源是葡萄糖和水(不考虑中间产物).
(2)图1中,若甲过程其他条件不变,光照由强变弱,则短时间内中间产物C3的含量将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3)由图2可知,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相关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若昼夜不停地光照,图2植物在温度为30℃条件下,植物生长状况达到最佳.若在此温度条件下,每天交替进行l2h光照、12h黑暗处理,则该植物在24h内积累的葡萄糖为16.4mg(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代谢加强,细胞内的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升高
B.秋初收获的种子在晒场上丢失的水分主要为自由水其次是结合水
C.在细胞内充当良好溶剂和参与生化反应的水分为自由水
D.将晒干的种子放在试管中烘烤,出现的水珠不是构成细胞结构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人体肌肉的运动,是受传出神经支配的.Ach (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递质,当兴奋传到传出神经末梢时,Ach与 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当兴奋传导到①处时,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荷分布情况为外负内正.
(2)突触是由图中的(填序号)构成的,此处兴奋传导方向的特点是单向传递.
(3)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Ach立即被分解,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止Ach的分解,则会导致肌肉细胞兴奋(或收缩)持续性.
(4)研究表明,不少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它除与病毒结合之外,还能与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这说明患者所感染的病毒表面有一种化学基团与Ach受体相似.因此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属于自身免疫病一种病.
(5)有些肌无力患者是由于先天性的Ach受体结构异常所致,其根本病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是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下列序号所代表的内容.
①饮水不足,食物过咸,大量出汗等;
③大脑皮层;
⑤抗利尿激素;
⑥肾小管、收集管.
(2)由③引起的行为变化是通过渴觉直接调节水的摄入量,由此产生的生理效应是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3)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的原因是饮水量增加和尿量的减少,某人患急性肠胃炎,造成体内脱水,但患者并没有感到口渴,原因是:脱水同时会丢失盐分,且失盐大于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没有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