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全国Ⅰ,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 ]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
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013
(2007全国Ⅱ,2)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
[ ]
A.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B.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
C.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D.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022
(2007全国Ⅰ、Ⅱ,30)回答下列两个小题:
Ⅰ.玉米和小麦在适宜条件下照光一段时间后,将叶横切片用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结果发现玉米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被染色,小麦叶片的________被染成________,被染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玉米属于________植物,小麦属于________植物。
当用碘液对某一植物照光后的叶横切片染色时,却发现被染色的叶片同时出现上述玉米和小麦叶片的染色结果。
据这个实验现象可推出:从光合作用角度来说,该植物具有________植物的特点,其光合作用固定形成的最初化合物有________种,即________________。
Ⅱ.下图表示光照强度对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据图回答:
(1)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对光能利用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农业生产中,与B植物相比,A植物应种植在________条件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043
(2007全国Ⅱ,30)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煮熟的蚕豆子叶,B管中加入发芽的蚕豆子叶。在两管中分别加入甲烯蓝溶液(注: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一段时间后倒出溶液,两管中的子叶都呈蓝色。然后,两管分别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在水面上覆盖适量石蜡油,37℃保温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的子叶蓝色变浅。取出子叶放在滤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取出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取出的子叶蓝色变深。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37℃保温一段时间后,B管子叶蓝色变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滤纸上B管子叶蓝色变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管子叶37℃保温后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设置A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043
(2007全国Ⅰ,30Ⅱ)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
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回答下列问题:
(1)参考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步实验中你应该如何改进,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说明理论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进行扦插枝条生根实验时,一般需要剪去扦插枝条上的一部分叶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________,同时还应使扦插环境保持较高的________,避免扦插枝条干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