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用32P标记T2噬菌体,侵染、离心后32P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 | |
B. | 用35S标记T2噬菌体,侵染、离心后35S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 | |
C. | 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所需原料和能量均由细菌提供 | |
D. | 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分析 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 解:A、用32P标记T2噬菌体的DNA,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经过搅拌、离心后,32P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A错误;
B、用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留在外面,经过搅拌、离心后,35S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B错误;
C、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指导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能量等均有细菌提供,C正确;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增殖 | |
B. | 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 | |
C. | 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 | |
D. | 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如果此图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若A为质粒,则B表示目的基因 | |
B. | 如果此图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则形成C(杂种细胞)的标志是产生新的细胞壁 | |
C. | 若此图为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则应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方面 | |
D. | 若此图为动物细胞融合过程,则获得的C杂种细胞也可形成杂种动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aBbCc | B. | AABbCc | C. | AaBbCC | D. | AaBBC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兴奋可以在不完整的反射弧结构中产生 | |
B. | 前一个神经元的兴奋不总能引起后一个神经元的兴奋 | |
C. | 在反射弧中兴奋总是以生物电的形式传递 | |
D. | 神经元既能产生兴奋,也能传导兴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1}{2}$、$\frac{1}{4}$ | B. | $\frac{1}{4}$、$\frac{1}{16}$ | C. | $\frac{1}{8}$、$\frac{1}{16}$ | D. | $\frac{1}{4}$、$\frac{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获得满足要求的四倍体杂种目的植株 | |
B. | 将乙种植株耐盐基因导入到甲种植株的受精卵中,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 |
C. | 两种植株杂交后,得到的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可较快获得纯种的目的植株 | |
D. | 诱导两种植株的花粉融合并培育成幼苗,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染色质在细胞核中集中分布形成核仁 | |
B. | 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通过核孔进出核 | |
C. | 光镜下可见细胞核具有双层膜结构 | |
D. | 蛋白质是组成染色质的主要成分之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