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乙酰胆碱(Ach)属于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实验人员为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及其作用部位的关系,设计实验方法如图所示,在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D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点.实验前先将轴突中原有的突触小泡除去.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通常情况下,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该方式与细胞膜的流动性(特性)相关.
(2)图中属于突触前膜的结构编号是③;图中属于突触后膜的结构编号是④;实验之初要除去轴突中原有突触小泡的目的是排除突触小泡中递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或排除干扰因素).
(3)兴奋在BC之间是以局部电流(电信号、神经冲动)形式传导的.

分析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解答 解:(1)神经冲动传递过程中,突触小泡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该方式与细胞膜的流动性相关.
(2)图中①是细胞核,②是线粒体,③是突触前膜,④是突触后膜.本实验研究的是乙酰胆碱浓度与反应时间及其作用部位的关系,由于原突触小泡中含有乙酰胆碱,故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兴奋在BC之间,即神经纤维上,是以局部电流(电信号、神经冲动)形式传导的.
故答案为:
(1)胞吐      流动性
(2)③④排除突触小泡中递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或排除干扰因素)
(3)局部电流(电信号、神经冲动)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构成叶绿素分子不可缺少的无机离子是(  )
A.钙离子B.铁离子C.镁离子D.氢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N代表能量值.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第一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frac{{N}_{5}}{{N}_{2}}$
B.各生物所同化的部分能量是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
C.蜣螂利用的能量N6属于第二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
D.合理放牧适量的牛羊,使$\frac{{N}_{2}}{{N}_{1}}$的值维持在较高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生物兴趣小组用生长素类似物2,4-D进行了相关的一些实验研究,请分析作答:
(1)甲组同学欲确定最适于柳树枝条生根的2,4-D溶液浓度,他们用两种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及蒸馏水分别处理生理状况相同的柳树枝条,结果发现三组柳树枝条生根状况差异不大,请你给他们提出建议,以使他们达到预期目的.在上述两种浓度2,4-D溶液的基础上,分别在低于低浓度、高于高浓度以及两浓度之间设置一系列更小的浓度梯度的2.4-D溶液进行实验,分别观察生根状况,找到最适于柳树枝条生根的2.4-D溶液浓度.
(2)乙组同学为探究2,4-D溶液浓度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首先按照图一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浸泡枝条,适宜条件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

①由图可知,对5号烧杯中的2,4-D溶液的操作还应吸走1ml,该操作体现单一变量(等量)原则.
②由图二可确定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10-11mol/L~10-10mol/L,实验结果能(能,不能)体现两重性.
③如果某一实验组所得数据与其它实验组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C
A.舍弃     B.修改      C.如实填写
④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重复试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甲和图乙是人体免疫调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进行了增殖、分化的细胞是细胞C、细胞E,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细胞B、细胞C、细胞E(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2)人体患天花、伤寒等疾病后,终生不再感染.当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时,人体消灭病原体的主要过程是④⑦⑧(用数字序号表示).
(3)下列物质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B、E(填编号)
A.溶酶体    B.淋巴因子   C.抗原    D.编码抗体的基因    E.溶菌酶
(4)图甲和图乙体现出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此外还有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下列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图主要体现的是碳元素的循环   ②A与B两种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③图中的生理过程b全在线粒体中进行   ④该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
A.①④B.②④C.①②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所示的是动物细胞细胞.图中具双层膜的细胞器〔D〕线粒体和〔E〕叶绿体.
(2)如果乙为水稻的根细胞,则应该没有的细胞器是〔E〕叶绿体.
(3)乙细胞中没有,甲细胞中有,且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B〕中心体.
(4)甲细胞中没有,乙细胞中有,存在少量DNA的结构是〔E〕叶绿体.
(5)甲和乙细胞中都具有,能吸收O2,放出CO2 的细胞器是〔D〕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细胞呼吸的产物中,水中的氧和二氧化碳中的氧分别来自(  )
A.氧气,葡萄糖B.葡萄糖、氧气C.氧气,葡萄糖和水D.葡萄糖和水、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大肠杆菌的某生理活动中,核酸分子具有如图所示的碱基互补配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理活动是DNA的复制
B.甲链和乙链的“G”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C.若甲链中碱基改变,则对应的密码子一定改变
D.若乙链中碱基改变,则对应的氨基酸一定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