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面有关科学家的经典实验及结论,叙述错误的是
A.施莱登、施旺的细胞学说指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B.科学家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呈现出一亮一暗三层结构,大胆提出生物膜都有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C.卡尔文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发现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为14CO2→14C3→(14CH2O)
D.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但没有证实蛋白质是否是遗传物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高一上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 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A、B化合物共有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b
B. 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扇形图,则A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2的b
C. 图2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这是因为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D. 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B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西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B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tRNA 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B. 每个ADP 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C. 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D. DNA 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西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A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①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III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
②取新鲜的菠菜叶,加少许SiO2和丙酮,研磨液呈黄绿色。于是判断是菠菜叶用量太少导致
③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a含量最多
④乳酸菌、酵母菌和蓝藻的细胞内都有核糖体和染色体
⑤测定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需在暗处进行,可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西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A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增强
B.衰老细胞内染色体收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
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西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A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a、C表示细胞中的两种结构,b是它们共有的特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b表示两层膜结构,则a、C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B.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的核酸,则a、C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C.若b表示产生水分子的生理过程,则a、C不可能是细胞核和高尔基体
D.若b表示磷脂,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东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l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2是两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l中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其中AE段与FG段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但后者不含_______________。
(2)图l中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_______区段,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_________区段。
(3)图2中①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________,②细胞产生的一个子细胞中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
(4)若该动物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生殖细胞,请在方框内画出产生该生殖细胞时与FG段对应的细胞分裂图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东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中为显性,TL在女性中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一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相应部件,使视野亮度变化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 C.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