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下列有关对K值的描述正确的是(  )
A.K值一旦确定,就不会再改变
B.5.12大地震使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其K值将减小
C.在“J”型曲线和“S”型曲线中都存在K值
D.当某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其数量将保持在K值不变

分析 1、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 K 值.
2、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

解答 解:A、K值即环境容纳量,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数量也随之改变,A错误;
B、5.12大地震使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其K值将减少,B正确;
C、在“J”型曲线不存在K值,“S”型曲线中存在K值,C错误;
D、当某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其数量可增加、减少或动态平衡,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K值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单克隆抗体制成诊断盒,可用于疾病的诊断
B.单克隆抗体只能在体内生产,不能在体外生产
C.工业化大量制备该抗体,需用到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D.该抗体与干扰素结合可制成杀死结核杆菌的“生物导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图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为动物 细胞(填“植物”或“动物”)有丝分裂中  期,细胞内共4 条染色体,并且有8条染色单体.
(2)此细胞的下一个时期细胞内共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0个染色单体.
(3)写出图中标号的结构名称:①是中心体(粒);②是染色体;③是纺锤体(纺锤丝、星射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图中Ⅰ~Ⅶ代表物质标号,①~③表示反应步骤.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叶绿体中,ADP的转移情况是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填结构名称).
(2)叶绿体中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根据其功能,在智能温室栽培管理中,如果连续阴雨天,需补充红光或蓝紫光最有效.
(3)图中Ⅱ、Ⅲ分别与Ⅵ和Ⅶ(填标号)表示同一物质.
(4)图中Ⅰ的作用是将C3酸还原为C3糖,Ⅴ的作用是与氧气结合生成水.
(5)如果氧气供应不足,酵母菌细胞内C6H12O6分解的反应式C6H12O6$\stackrel{酶}{→}$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_.
(6)将一只小鼠放入含有18O2的密闭容器中,小鼠体内首先出现18O的化合物是H2O.
(7)经测定,蚕豆种子在发芽的早期,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3~4倍,这说明此时的蚕豆呼吸方式是无氧呼吸比氧呼吸占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准备好含Ca2+、Mg2+和Si4+的培养液,将番茄和水稻分别放在上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番茄的溶液中Ca2+、Mg2+浓度下降,水稻培养液中的Ca2+、Mg2+浓度增高.Si4+的情况刚好相反:番茄几乎不吸收Si4+,而水稻吸收了大量的Si4+

(1)材料中,水稻培养液里的Ca2+、Mg2+浓度为什么会增高?在培养过程中,水稻吸收水分及其他离子较多,吸收Ca2+、Mg2+较少,导致水稻培养液里Ca2+、Mg2+浓度升高.
(2)材料表明,根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这一特性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3)作物根系吸收土壤溶液中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神经系统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向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C.刺激大脑皮层的相应部位,可以引起下肢的运动
D.人言、兽语、鸟鸣往往带给同伴某种提示,所以说人类和动物都具有言语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可使血糖升高的动物激素,当人体受到某一外界刺激后体内会发生如图所示的过程.据图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调节与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机理不同
B.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胰岛素具有协同作用
C.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丘脑细胞并不需要经过内环境
D.下丘脑细胞中既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接受糖皮质激素的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产生,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内源激素的干扰,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外来营养物质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
(4)在实验Ⅰ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生长受抑制.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用蒸馏水同样处理A叶.
(5)实验Ⅲ、Ⅳ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越慢.
(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a、e、g(填选项字母).
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c.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1叶d.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2叶
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f.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g.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生物可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B.染色体变异仅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C.病毒、细菌和小鼠均可发生的变异是基因突变
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都可以观察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