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将某一经3H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
①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DNA均含3H;
②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其DNA均含3H;
③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④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结果;
⑤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可能为0.
A.1项B.2项C.3项D.4项

分析 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3、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解答 解:①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该过程中DNA分子进行了两次复制,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有$\frac{1}{2}$DNA均含3H,①错误;
②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其进行的是减数分裂,该过程中DNA分子只复制了一次,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子代DNA均含3H,②正确;
③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H,则其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③正确;
④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其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④错误;
⑤若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有一半的染色体含有3H,且随机移向两极,因此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可能为0,⑤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是从①处释放的,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④
C.兴奋可以在①和③之间单向传递
D.由①、②、③构成突触小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为研究大肠杆菌乳糖代谢过程中lac 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科研人员做了相关实验.
(1)在加入乳糖和去掉乳糖条件下,检测培养的大肠杆菌细胞中lac mRNA和β-半乳糖苷酶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①乳糖属于糖类中的二糖,细胞内的β-半乳糖苷酶可将乳糖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
②据图可知,加入乳糖时,lac 基因才会启动转录,β-半乳糖苷酶随即增加.去掉乳糖后,lac mRNA 含量立即下降,推测其原因是lac基因转录停止,lacmRNA很快被分解,同时β-半乳糖苷酶含量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稳定,其原因是β-半乳糖苷酶合成后不会很快被分解.
(2)为了证实乳糖的作用是诱导新的β-半乳糖苷酶合成而不是将细胞内已存在的酶前体转化为有活性的酶,科研人员将大肠杆菌放入含35S 标记的氨基酸但无乳糖的培养基中繁殖多代,之后将这些细菌转移到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加入乳糖后,分离、检测新合成的β-半乳糖苷酶,若这些酶没有放射性,则证明是诱导合成的.
(3)科研人员发现一种lac 基因突变型大肠杆菌能产生β-半乳糖苷酶,但不能在以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他们在野生型和突变型细菌培养基中添加放射性标记的乳糖,发现野生型在乳糖诱导后会摄取乳糖,而突变型菌几乎不能.据此推测乳糖还能够诱导野生型菌产生某种蛋白X,蛋白X 的功能是运输乳糖进入细胞.
(4)由上述实验推测,只有当乳糖存在时,RNA聚合酶与lac 基因的启动子结合,诱导lac 基因表达,从而诱导β-半乳糖苷酶和蛋白X的合成.这种机制使微生物在有底物存在时才合成相关酶,从而减少了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中①图表示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的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②图表示某生物体内酶的活性与外界环境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图中乙酶活性的改变可能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B.①图中甲酶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糖核苷酸
C.②图表示的酶可以是人体细胞内的呼吸酶
D.②图表示酶的活性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说明酶已经失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NA上的一个个片段代表一个个基因,DNA碱基的改变称为基因突变
B.参与基因表达的核糖体具有两个tRNA的结合位点
C.基因的转录和翻译都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
D.染色体畸变都是在染色体断裂后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肥厚型心肌病以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增大为主要特征,受多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的影响.
(1)A与a基因在结构上的区别是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基因突变可引起心肌蛋白结构改变而使人体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说明上述致病基因对性状控制的方式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而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心肌细胞后,心肌细胞能合成不同的蛋白质,其根本原因是两种激素引起了心肌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甲状腺激素作用的受体细胞是全身细胞,当其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器官)时,能抑制该器官分泌相关激素,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这样的调节方式称为负反馈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2个AB、2个ab的配子,则这两对等位基因(  )
A.一定不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一定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C.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一定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或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和斐林试剂可生成砖红色沉淀
B.健那绿可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紫色
C.用同位素标记法可观察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所经过的细胞结构
D.在高倍镜下观察,如果细胞质流动缓慢,则表明此细胞是死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
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
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
D.该时期能够观察到核膜和核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