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场所.
(2)迁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濒危物种保护中心.
(3)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
(4)加强宣传和执法力度.
4、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答 解:(1)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填海过程中潮间带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人类的活动改变了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2)该生态系统中,鱼类觅食时的游动提高了被捕食的风险,而鸟类捕猎的行为特征也会让鱼类躲避捕猎,可见,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填海过程中砍掉了一片红树林,由于食物和栖息空间减少,所以大大降低了各种底栖动物的环境容纳量,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4)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故答案为:
(1)次生 速度和方向
(2)调节种间关系
(3)食物和栖息空间 建立自然保护区
(4)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点评 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信息传递的作用和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群落演替的类型,识记人类活动对自然演替的影响,识记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识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识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各小题,难度适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调查日期(月、日) | 6.10 | 6.11 | 6.15 | 6.20 | 6.25 | 6.30 | 7.5 | 7.10 | 7.15 |
棉蚜数量(只/株) | 0.42 | 4.79 | 41.58 | 261.73 | 1181.94 | 1978.96 | 2175.63 | 2171.46 | 2173.23 |
A. | 棉蚜与棉花的其他天敌间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关系 | |
B. | 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产生抗药性变异 | |
C. | 调查棉蚜种群数量最好采用样方法 | |
D. | 调查期间棉蚜种辟数量的增长曲线呈S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1}{400}$mm2规格的血细胞计数板一个计数室的容积为1mm×lmm×0.lmm | |
B. | 若对小球藻进行计数,则每次取样可只计1个计数室的小球藻数目 | |
C. | 用滴管向计数室滴加样液后应立即计数,以防止细胞下沉到底部 | |
D. | 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必须染色,且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的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染色体变异是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比较明显的染色体变化 | |
B. | 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 |
C. | 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现为新的表现型 | |
D. | 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过程中都可能出错,发生的变异都是基因突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接种环、手、培养基 | B. | 菌种试管、手、培养基 | ||
C. | 培养基、手、接种环 | D. | 菌种试管、手、接种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高一下开学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培养液中,一定时间内酵母菌相关指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C):(T+G)的碱基比例体现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 |
B. | mRNA、tRNA、rRNA都参与细胞内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 |
C. | tRNA识别并转运氨基酸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实现的 | |
D. | 密码子有64种,密码子与反密码子一一对应,因此细胞中有64种tR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