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细胞膜中磷脂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 | |
B. | 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内的物质不能流失到细胞外面,细胞外物质也不能进入 | |
C. | 相邻细胞的信息交流全靠细胞间接触 | |
D. |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
分析 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细胞膜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有3种: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
3、磷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解答 解: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功能越复杂的膜,其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A错误;
B、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但是该作用是相对的,有些病毒和细菌也能进入细胞,使机体患病,B错误;
C、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只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形式,相邻细胞之间还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联系,C错误;
D、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细胞膜的特征:①结构特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②功能特征: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的流动性是表现其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因为只有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才能完成其各项生理功能,才能表现出选择透过性.相反,如果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细胞可能已经死亡了.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某些成分可被农作物再利用
B.红树林在调节气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害虫与其天敌鸟类之间在数量上存在正反馈调节
D.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磷脂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的脂质 | |
B. | 豌豆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有8种 | |
C. | 生物大分子彻底水解后的产物即是它的基本组成单位 | |
D. | 含量越多的物质具有的生理功能越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酵母膏 | 无机盐 | 淀粉 | 纤维素粉 | 琼脂 | CR溶液 | 水 | |
培养基甲 | + | + | + | +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蔗糖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部 | |
B. | 蔗糖分子分解为葡萄糖分子后进入细胞 | |
C. | 冬瓜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 |
D. | 细胞失水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蔗糖分子进入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A膜所表示的细胞器是通过类囊体堆叠来增大膜面积的 | |
B. | 图B中的[H]全都来自于葡萄糖的分解 | |
C. | 图A上产生的O2能被图B所在的结构利用 | |
D. | 图A和图B所示的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图中甲表示蛋白质,乙表示磷脂和DNA等 | |
B. | 丙的结构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 |
C. | 图中④为单层膜结构的高尔基体 | |
D. | 图中①→⑤都是含有磷元素的细胞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