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动作电位是神经纤维膜受到刺激后,Na+内流最终导致膜内外呈现的电位差.研究者为了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选用枪乌贼的神经组织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表.
实验组号处理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mV)室温,0.5ms后测得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mV)
未加河豚毒素(对照)7575
侵润在河豚毒素中5min后6565
10min后5025
15min后400
(1)第1组处理说明枪乌贼神经元兴奋时,膜外比膜内电位低75mV(填低或高).室温下,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0.5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的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识别.
(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Ⅱ、Ⅲ、Ⅳ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直接引起的.
(3)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药物,可作b、c、d(选填选项前的符号,可多选).
a.降糖药    b.麻醉药    c,镇痛剂    d.抗肌肉痉挛剂
(4)研究者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入突触小体 内,若突触前神经元的动作电位无改变,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 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分析 分析表格:表中是研究者为了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选用枪乌贼的神经组织进行实验获得的结果,其中实验组Ⅰ是对照组,其它组与其相比,使用河豚毒素后,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均降低,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的效果越明显.

解答 解:(1)神经元兴奋时,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即膜外比膜内电位低;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被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识别,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这是出现“兴奋的延迟”的原因之一.
(2)若河豚毒素对于图中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既对受体无影响,则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可能是神经递质数量减少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抑制作用.
(3)根据(2)可知河豚毒素能影响兴奋的传导过程,所以可用作局部麻醉、镇痛剂、抗肌肉痉挛剂等,故选b、c、d.
(4)研究者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起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内,若突触前神经元的动作电位无改变,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故答案为:
(1)低 胞吐  
(2)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
(3)b、c、d
(4)动作电位无改变,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

点评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的知识,考生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正确分析表中数据并得出正确结论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下面为某种遗传病系谱图,已知该病是由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与该病相关基因型共有7种,其中Ⅱ-3的基因型为XAYa
(2)图中与Ⅱ-4互为直系血亲的个体有1、2、8、9..(填序号)
(3)若Ⅲ-10为男孩,则其患病的概率为0,若Ⅲ-10为女孩,则其患病的概率为$\frac{1}{2}$.
(4)若Ⅲ-9与该病的患者婚配,他们生下患病男孩的概率为$\frac{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应用基因诊断技术,可检测受体细胞中目的基因是否表达
B.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获得的原生质体不具有全能性
C.核移植时选用去核卵母细胞的主要原因是其细胞质可使体细胞核的全能性表达
D.早期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全能性高,囊胚期和原肠胚期是胚胎移植的最佳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可以将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吞噬处理
B.动物、低等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中心粒,分裂前期发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D.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内质网加工、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血红蛋白位于内环境中
B.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激素、神经递质、mRNA发挥作用后不被分解
D.抗体、胰岛素等的分泌方式和神经递质的分泌方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图示某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局部示意图,①~④表示该细胞内的某些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此细胞是动物细胞,不是植物细胞
B.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该视野
C.结构③不能直接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结构③和④中均存在碱基A与T配对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与实验条件密切相关.科研人员试图研究酵母菌接种量和溶氧量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 设计以下实验:
(1)选择生长旺盛的酵母菌为实验材料,用移液器吸取设定的接种量(0.5mL、1.00mL、1.5mL),分别接种入相同体积的同种液体培养基.震荡摇匀,吸取酵母菌悬液观察计数作为初始值.将接种后的锥形瓶置于不同转速的摇床中,28℃恒温培养.
(2)将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振荡摇匀,用吸管每隔2h取样1次,共取5 次.
(3)取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制作装片,先用低倍镜找到计数室,然后换成高倍镜观察计数.
(4)记录测量结果,绘制相关曲线,结果如图分析图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果分析的图示名称为接种量培养液中氧气的浓度.
(2)在实验实施过程中,一般要先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的方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若制备装片时,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先在计数室上滴1小滴酵母菌液,静置5min再盖上盖玻片,测量的结果会偏高.
(3)若本实验使用的计数板规格如右图,在计数时一般采用五点取样法法计数.在实验中,最初计数时发现所选取的样方中方格酵母菌总数为零,这时正确的做法是:D
A.将装片清洗干净,重新制备装片进行计数
B.将样液稀释后重新进行制备装片并计数
C.寻找有酵母菌的中方格,然后取其平均值计数
D.直接统计中间整个大方格中的细胞总数
(4)分析实验数据图,可以发现条件为转速250r/min,接种量为1.5mL,培养第六个小时时测得种群密度最高,此时的酵母菌培养液不适合用来制作固定化酵母,原因是种群达到峰值后,由于营养大量消耗、代谢产物增加,酵母菌大量死亡影响固定化酵母的活性.适合制作固定化酵母的酵母菌培养液条件为转速230r/min,接种量为1.5mL,培养第8个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自变量只能是酶的种类
B.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C.酶只在核糖体上合成,ATP在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等场所合成
D.ATP中含有核糖,形成时需要酶的催化;酶中可能含核糖,形成时需要消耗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人们不到研究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间的关系,并认为三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调节网络.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影响免疫功能,一条是通过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来发挥作用,另一条是通过改变内分泌的活动转而影响免疫功能.乙酰胆碱能增强免疫反应,说明免疫细胞上有乙酰胆碱受体.
(2)用注入羊红细胞的方法来诱导大鼠的免疫反应实验中,当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达到顶峰时,下丘脑某些神经元的电活动增加1倍以上,这说明免疫系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
(3)在裸鼠中注入一种淋巴因子,可以使下丘脑释放更多的促XX激素释放激素;研究发现某些激素如生长激素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甲状腺激素不会(会、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治疗该病,其机理是该激素可以抑制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从而阻止B细胞的增殖分化.这些事实说明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相互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