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两个细胞相互接触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B是吞噬细胞,A是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细胞,则吞噬病原体的过程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B.若A是精子,B是卵细胞,则它们的结合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识别有关
C.若A是死亡细胞,B是吞噬细胞,则A被B吞噬后的分解过程主要与溶酶体有关
D.若B内部已经侵入了麻风杆菌,则A可能是浆细胞

分析 1、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于胞内寄生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
2、糖蛋白进行细胞识别、保护和润滑.
3、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
4、胞吞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解答 解:A、若B是吞噬细胞,A是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细胞,则吞噬病原体的过程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
B、若A是精子,B是卵细胞,则它们的结合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识别有关,B正确;
C、若A是死亡细胞,B是吞噬细胞,则A被B吞噬后的分解过程主要与溶酶体有关,C正确;
D、B内部已经侵入了麻风杆菌属于靶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使病原体失去寄生的基础,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免疫调节、信息交流、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为生物种类的概念图,对a、b、c所代表的生物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a-原核生物、b-细菌、c-流感病毒B.a-原核生物、b-细菌、c-乳酸菌
C.a-真核生物、b-植物、c-蓝藻D.a-真核生物、b-植物、c-支原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科学实验的研究中,表述正确的是(  )
A.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32P主要出现在沉淀物,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B.在细胞膜结构模型和DNA分子结构的研究中,分别运用了构建概念模型和物理模型的方法
C.孟德尔用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来解释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结果,属于演绎推理
D.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并用巧妙的方法测定出果蝇的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人工湿地可净化生产和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建设在我国已逐步推广.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的芦苇、藻类等植物生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污水中的有机物被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为植物提供了充足的无机盐与二氧化碳.图1中不该出现的箭头是④⑨ (填序号).
(2)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有太阳能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图2中的A、B、C、D表示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四种鱼.图1中和A、B、C、D对应的成分是消费者.鱼D增重1g,至少消耗浮游藻类25g.捕鱼时可以通过控制网眼的大小,获得体型较大的鱼,以提高经济效益,并保持各种鱼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4)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也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D(多选)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可来源于生物或无机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都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④过程的调节
C.如果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某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则效应器最终为图中的组织
D.当血糖含量降低时,图中参与调节的内分泌腺不止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为某化合物分子结构式,据图回答:

(1)该化合物的名称是多肽(五肽),它的基本单位通式是
(2)该化合物水解时,水分子的氧用于形成氨基酸的羧基(-COOH)结构,产物的分子量之和比该物质的分子量多了72.
(3)该化合物由5个氨基酸分子失去4个水分子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脱水缩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为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请据图回答(概率都用分数形式表示):

(1)该病为常隐(填“常显”、“常隐”、“伴X显”、“伴X隐”)遗传病.
(2)Ⅲ8的基因型是AA或Aa,其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frac{2}{3}$.
(3)Ⅱ6若与一有病的男子结婚,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是$\frac{1}{6}$;若Ⅱ6与该男子已经生育了一个患病的女孩,则他们再生育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是$\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探究细菌细胞壁的化学成分:原核细胞--细菌具有细胞壁,为探究其化学成分,某课题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物质,且二者单独检验时互不干扰)
(1)将细菌细胞粉碎后,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得到细菌细胞壁.
(2)将细菌细胞壁分成两等份,编号为A、B.
(3)取A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并加热;取B加双缩脲试剂,摇匀.
(4)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现象:A出现砖红色沉淀,B出现紫色;
结论: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和蛋白质.
②现象:A出现砖红色沉淀,B不出现紫色;
结论: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而不含有蛋白质.
③现象:A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出现紫色;
结论:细菌细胞壁中含有蛋白质,不含糖类.
④现象:A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不出现紫色;
结论:细菌细胞壁中不含有糖类和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C.人的生命活动只在细胞内进行
D.单个细胞就能完成细菌的各种生命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