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肠道微生物菌群与人类的代谢、免疫及神经功能密切相关,而滥用抗生素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一大危害,许多现代疾病与此有关。下图表示黏膜结构,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 黏膜上皮属于免疫系统的________防线,新生儿肠道黏膜上皮细胞排列较松散,牛奶中难以消化的酪蛋白嵌入细胞间隙能延迟肠上皮细胞形成致密连接,因此病原菌易通过肠道入侵机体,基于此信息推断母乳喂养方式对新生儿的好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肠道微生物30%为益生菌,60%为条件致病菌,10%为致病菌。在黏液层各菌群有序分布,滥用抗生素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引发疾病。滥用抗生素还能导致超级细菌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需要的90%的5羟色胺(某种神经递质)由微生物合成,且部分神经细胞可以伸出树突经肠黏膜间隙呈递抗原,进而调节免疫细胞的数目,这说明肠道微生物与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调节密切相关。

(3) 某患者的肠道菌群经过液体培养基纯化培养后出现三种生长方式:①菌膜生长、②浑浊生长、③沉淀生长,其中沉淀生长说明该菌种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无菌操作是纯化培养的关键步骤。纯化培养之前,培养液除杀死杂菌营养体外,还必需杀死________

【答案】第一道 母乳中的抗体能在肠黏膜外侧阻止病原菌入侵,或者母乳含较少的酪蛋白可以更好地促进肠黏膜致密连接的形成 致病菌与肠黏膜接触或者菌群比例失调或改变肠道条件激活部分病菌 抗生素的选择导致细菌的多种抗药性突变基因频率定向增大 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 无氧呼吸 芽孢

【解析】

1、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与免疫活性物质。抵抗病原体的攻击,人体有三道防线: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2、母乳中含有抗体,能在婴幼儿的肠黏膜外侧阻止病原菌入侵。

3、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抗药性起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1)由上述分析可知,黏膜上皮属于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由图示可知,酪蛋白可阻止紧密连接的形成,使肠道内的病原菌易通过肠道入侵机体,而母乳中的抗体能在肠黏膜外侧阻止病原菌入侵,另外母乳含较少的酪蛋白可以更好地促进肠黏膜致密连接的形成,使病原菌不易通过肠道侵入机体,所以母乳喂养的方式可减少新生儿被病原体感染的机会。

(2)正常机体的肠道微生物30%为益生菌,60%为条件致病菌,10%为致病菌。在黏液层各菌群有序分布,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致病菌与肠黏膜接触或者菌群比例失调或改变肠道条件激活部分病菌从而引发疾病。抗生素可对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进行选择,使其抗药性基因频率定向增大,所以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超级细菌形成。人体需要的90%的5羟色胺(某种神经递质)由微生物合成,且部分神经细胞可以伸出树突经肠黏膜间隙呈递抗原,进而调节免疫细胞的数目,这说明肠道微生物与人体的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密切相关。

(3)培养液的上层氧含量丰富,适合需氧型微生物的生长,培养液的底层缺乏氧,适合厌氧型微生物的生长,所以沉淀生长说明该菌种的呼吸方式是无氧呼吸。微生物的纯化培养之前,培养液除杀死杂菌营养体外,还必需杀死抗逆性较强的芽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膜能完成各种生理功能与其结构特点密切相关,其结构特点是(

A.具有选择透过性

B.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两侧蛋白质分子不对称排列

C.蛋白分子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或内部,甚至贯穿磷脂双分子层

D.膜物质的运动使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概念图中a代表某一生物学名词,其包括b、c、d、e四部分内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若a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4种元素,则be可代表C、H、0、N

B. 若a为多聚体,由单体连接而成,则be有多糖、蛋白质、脂肪、核酸

C. 若a表示植物细胞的结构,则be代表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D. 若a为参与合成并分泌消化酶的细胞器,则be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B. 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一定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C. a、b所示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D. 进行a过程的生物是自养型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高温—干旱对沙漠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新疆某实验小组利用花花柴作为实验对象,分别测定了三种环境(绿地常温、绿地高温、沙漠高温)一天中五个时间点花花柴的净光合速率,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本实验中自变量为____________,并且以________为对照组,以________________为实验组。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选取正常无衰老、受光方向相同的叶片作为监测对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1点到19点,净光合速率呈现岀了不同趋势,在绿地常温和绿地高温下净光合速率呈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趋势;沙漠高温组的净光合速率呈现相反的趋势。从图中可看出花花柴能适应沙漠高温环境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经检测,11点到19点,绿地常温条件下花花柴叶片胞间CO2浓度呈小幅度高—低—高的趋势,出现小幅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沙漠高温条件下,花花柴叶片胞间CO2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15点,可能的原因是高温缺水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豚鼠的黑毛对白毛为显性,一个杂合子豚鼠一次产生10,000个精子,其中含黑毛基因的精子约有:

A.10,000B.5,000C.2,500D.5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中人体器官模型,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如果器官为下丘脑,则CO2浓度A处低于B处

B. 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A处低于B处

C. 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A处低于B处

D. 如果器官为胰脏,则饭后胰岛素浓度A处低于B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A、B两种长势相同的植物置于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光照恒定的密闭小室中,测得每个小室内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当时间在10~20min时,A、B两种植物中,CO2利用率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A、B植物单独种植在干旱程度不同的土壤中,更适合生活在干旱土壤中的植物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夏季睛朗白天中午12:00时,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会降低,A、B植物降低较快的是___________

(4)叶片吸收的CO2需先___________(填“还原”或“固定”)成为C3,才能转变为糖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图1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中a~d时间段内,d时种群数量最多,第d年和第e年种群数量相等

B. 图1中b~c时间段内,λ值基本不变,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C. 据图2分析可知,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2/D1

D. 若初级消费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N,则其同化量为N+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