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法对有关DNA复制的方式进行了探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 min分裂一次,产生子代,实验结果见相关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实验三的离心结果为:如果DNA位于1/2重带和1/2轻带位置,则是________复制;如果DNA位于全中带位置,则是________复制。为了进一步得出结论,该小组设计了实验四,请分析:如果DNA位于______________(位置及比例,下同)带位置,则是全保留复制;如果DNA位于___________带位置,则是半保留复制。
(2)若将实验三得到的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为什么?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上期末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物质检测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还原糖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B. 观察脂肪检测的切片时,将切片较厚的部分移至显微镜视野中心
C. 对种子进行脂肪检测时,需要用50%的盐酸溶液洗去浮色
D.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牛奶能观察到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高二上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高级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鸟纲鹎科动物白头鹎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
年份 | 第2年 | 第4年 | 第6年 | 第8年 | 第10年 | 第12年 | 第14年 |
增长速率 | 0.66 | 1.52 | 2.83 | 3.69 | 2.91 | 1.20 | 0.03 |
A.这14年中白头鹎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B.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研究时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经计算得出上表中的数据
D.白头鹎在该中学的环境容纳量约为第8年时白头鹎种群数量的两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高二上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疾病中,与免疫失调无关的是
A.类风湿性关节炎 B.白化病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艾滋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高二上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
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
A.②④⑤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二12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 、♂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
A.雌∶雄=1∶1 B.雌∶雄=1∶2
C.雌∶雄=3∶1 D.雌∶雄=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二12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是大肠杆菌细胞内进行的某生理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①和②的单体相同,①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B.①和②是转录产物,①中有氢键、②中无氢键
C.图示过程是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进行的
D.图示过程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酶的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二12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某动物(AaBb)产生的精子中提取出四个,经测定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若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四个精子至少来自两个精原细胞
B.这四个精子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C.AB、ab不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D.AB、Ab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一上期末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洋葱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其细胞便发生质壁分离,不久这些细胞又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 )
A. 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只允许水分进入
B. 细胞液的溶质透出细胞
C. K+和NO3-离子进入了液泡
D. 水分和溶质自由地进出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