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生物膜的静态结构模型不能解释细胞的生长现象 | |
B. | 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与它的结构及成分有关 | |
C. | 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相同,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 |
D. | 酶都分布在生物膜上,有利于各种代谢活动顺利进行 |
分析 1、生物膜的模型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没有严格的层次结构,另外,只有细胞膜的外侧由有糖被.
2、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组成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使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协调配合,是使细胞称为有机整体.
3、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目前为大多数人接受的生物膜的结构模型.
解答 解:A、生物膜的静态统一观点不能解释细胞的生长、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等现象,A正确;
B、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运输的功能,与物质的跨膜运输密切相关,B正确;
C、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生物膜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使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协调配合,是使细胞称为有机整体的必要条件,C正确;
D、酶不都分布在生物膜上,如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相关的酶就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甲中光照强度相对值大于7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 |
B. | 图甲实验能确定叶绿体产生O2的最大速率相对值,其最大速率为8 | |
C. | 图乙所示实验中在2〜4h间可能没有光照,实验经过12小时后绿藻干重基本不变 | |
D. | 图乙实验过程中4〜6h平均光照强度小于8〜10h平均光照强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 |
B. | 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 |
C. | 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 |
D. | 细胞壁、液泡膜和它们之间的细胞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包头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图,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该实验可以证明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
B.实验中的甲、乙装置需要相同且适宜的温度
C.在相同时间内C.E瓶中混浊程度相同
D.A瓶中加入NaOH是为了吸收空气中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实验步骤是制片→水解→染色→冲洗→观察 | |
B. | 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深的区域 | |
C. | 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后,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 | |
D. | 盐酸是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染色剂和DNA结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葡萄糖 氨基酸 核苷酸 | B. | 葡萄糖 葡萄糖 核苷酸 | ||
C. | 葡萄糖 核苷酸 氨基酸 | D. | 葡萄糖 氨基酸 氨基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膜上、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 |
B. | 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但并非所有的糖都可以作为能源物质 | |
C. | 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 | |
D. | 糖蛋白可以与某些信息分子特异性结合而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据图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为8 | |
B. | 当pH为8时,图中影响该酶催化反应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 |
C. | 随PH升高,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也逐渐升高 | |
D. | 当pH为任何一固定值时,实验结果不足以证明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包头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
B.ATP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
C.ATP的结构中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D.ATP中靠近A的高能磷酸键易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